Spiga

《说春秋》贾志刚——秦晋恩怨2

2018-05-19 10:57:31

11、骊姬党 优施二五一条船

故事说到这,其实献公还是挺开心的,为什么呢,狐家姐妹没有争权夺利的心思,大家都相处的挺融洽。问题就出在申生身上。
  转眼申生就到十七岁了。晋献公心说该让他抢老婆了,就让他率领晋国军队讨伐骊戎。骊戎哪里是对手?被打得稀里哗啦。怎么办,投降吧。老规矩,送上美女来。
  就这样,申生把骊戎国主的两个女儿给抢回来了。姐姐叫骊姬,妹妹叫小骊姬。回到晋国,申生去向老爹汇报工作。汇报完毕,献公很满意。临走,献公听说两个骊姬仙女一般,突然之间说想看看,这时候其实献公是真的只是想看看而已,这一瞧不打紧,献公口水当时就流下来了。然后他就控制不住他自己了直接把两个儿媳妇据为己有了。

过了两年,骊姬生下了一个儿子。有了孩子的骊姬对申生的态度就完全变了,本来骊姬应该是申生的女人,但是现在申生是她最大的敌人,因为她发誓要让奚齐成为太子。

现在围绕献公的几个儿子,大臣也开始纷纷站队了,每个家族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在这场新的权力斗争,有人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而有些人则从此被彻底泯灭在历史中。

晋国政坛围绕献公的儿子们基本分成4个派别:太子党、骊姬党、重耳派、夷吾派。
1.其中太子党的力量最强大,另外当时朝中最有权势的三个大夫有两个是支持他的,就是里克和丕郑,里克善将兵,是军队的实力派,在军中很有号召力。丕郑是里克的死党,也是他的智囊,另一个大夫荀息足智多谋。另外士家代表人物士蒍,就是无间道的操盘手也是坚定支持太子的。
2.重耳,未来的晋文公,支持的家族有、狐家、先家、赵家、魏家、栾家、胥家,而且这几个家族将来出来的都是名震中原的大人物。
3、夷吾,支持的家族最少,只有郤家
4、骊姬,一开始没有任何一个家族支持

但是骊姬这个女人不简单啊,她发誓一定要让自己儿子登上王座,她非常积极的联络朝中重臣和各大家族,但是效果很微弱,很简单的道理,你算哪根葱?人家凭什么放着太子的大腿不抱,来帮你?所以骊姬只能另辟蹊径,她看中了一个人,优施。所谓优,就是艺人,专门在宫廷里为君主表演的人。这个艺人姓施,所以就叫优施。优施很受献公的宠信,经常进宫来表演,因此跟骊姬姐妹两个也很熟。因为受献公宠信,外面的很多大臣也都愿意巴结他。
  骊姬也不知道用了什么计策(很有可能是美人计)成功俘获了优施。优施还有两个好朋友,一个叫东关五,一个叫梁五,合称二五。二五也是献公的宠臣,优施花言巧语骗了二五,忽悠他们上了骊姬这条船。

12、驱公子 骊姬党首场胜出

骊姬党组团成功后,虽然人看着少了点,但是权力斗争很多时候不在乎人多人少,而在于你能否抓住重点。那现在斗争的重点是什么?二五说的很精辟,抱住献公大腿,把献公的儿子们和献公分离。

二五游说献公:“曲沃是君王的宗邑,蒲地和二屈是君王的边疆,不可以没有强大的地方官。如果让太子主管曲沃,让公子重耳、公子夷吾主管蒲地和二屈,就可以使百姓畏惧、戎狄害怕,而且可以表彰君王的功绩。”
  献公一听,有道理啊,立即派太子申生镇守曲沃;同时,在蒲地修建蒲城,派公子重耳驻守,防备秦国;在屈地建屈城,派公子夷吾驻守,防备北翟。那骊姬的儿子奚齐呢?他们还是开开心心的和献公一起住在都城绛城,好了,第一回合,骊姬党胜出,成功将几个竞争对手排挤出去。

一晃就是5过去了,晋献公十六年(前661年),献公进行了一个大动作,晋国军队扩充为二军。军队建制,每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上军在绛,由献公亲自担任主帅;下军在曲沃,主帅则是申生。表面上看,申生现在拿到了军权,似乎献公这样做是为了巩固申生的实力和地位,
  但是,真是这样吗?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就应该一门心思等着继承君位,怎么能有官位?现在国君分封给他土地,还给他安排了官职,这是把他当外人看待啊。太子党的重臣士蒍发现了这个秘密,他决定要和献公理论理论,结果碰了一鼻子灰,这下士蒍恐慌了。

“太子不能继承君位了。”士蒍很快得出了这个结论。不能继承王位的太子基本意味着被杀。所以士蒍劝说申生逃命。可惜申生没看透,他拒绝了。从此士蒍决定远离是非,再也不进太子府了,就算上朝的时候,也是一言不发。士蒍真的是很聪明的一个人,他的基因也一直流传给了他的后代,士氏家族未来会出现不少像士蒍一样聪明绝顶的人。

13、功盖主 太子出征灭三国

那晋国两军要干谁?晋献公打开地图,在晋国的北面、西面和南面画了三个圈,然后说:“就他们吧。”这三个是霍国(山西霍县西南)、耿国(山西河津县东南)、魏国(山西芮城县东北),说起来,都是晋国的同姓国家,嘿嘿嘿,打的就是亲戚。两军出动了,申生的下军作为前哨先行,献公的上军随后出发。

申生的表现很猛,将三个国家一一灭掉。而且军队纪律严明,决不扰民,因此大家都很称赞他。申生也很高兴,可惜他忘了政治斗争最要防备的地方,功高盖主!功劳太大是会引起领导警惕的,即便你是领导的儿子。果然骊姬乘此机会不断散布谣言,什么申生爱护百姓,很得人心,很多卿大夫都向着他,占着曲沃,随时会取代献公啊。原来献公还对是否要废太子踌躇不定,这下变得坚定起来,必除之。
  晋献公十七年,献公又传令让申生率领下军出征,目标:东山,也就是皋落狄的地盘。这次轮到里克。里克,晋国三巨头之一,在武公的年代就已经受到重用,论资历、论人脉,整个晋国没有比他更高的。他也是太子的支持者,他知道献公越来越不喜欢申生,一般来说君主内部的家事外臣没法干预。但是这次里克不管了,他决定冒险进谏。结局呢,和士蒍一样,还是被献公轻松KO,更严重的是,献公直接警告了里克,再啰嗦小心你自己的乌纱帽。

正在里克惶惶不安的时候,骊姬派优施请他吃了顿饭,吃饭席间大家什么话也没说,快结束的时候,优施给里克唱了首歌。歌词也记录在(《国语》)里:“暇豫之吾吾,不如鸟乌。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大意是:一个人悠闲逸乐却不合群,还不如乌鸦;乌鸦尚知栖集在繁茂的枝头,他却独自停在枯枝上。

里克听懂了,如果再不作出决定,连自己也要搭进去,从此以后,里克也开始称病不朝了。里克的同盟者,三巨头的之一的丕郑一看势头不妙,有样学样,也声称身体欠佳,不再上朝。最强势的首领和最顶尖的智谋之士都退缩了,但是太子势力毕竟强大,他还有一帮亲随:狐突、先友、先丹,羊舌突、罕夷、梁余子。其中核心人物就是狐家的当家人狐突,狐突是老油条了,见惯了政治斗争,对于后宫那些事情他也很清楚,别忘了他有两个女儿嫁给了献公。

他提出了三策:上策是逃到齐国,你娘是齐国人,齐国一定好好待你。而且齐国现在称霸中原,以后你也可以借助齐国的力量回来。中策是投奔北翟,虽说有投敌的名声,但是紧挨着晋国,晋国有什么变动,回来也方便。下策就是撤军回去,主动让出太子位。

申生牛逼,一个都没选。乖乖的听着献公的命令,一举歼灭狄军,顺势灭了皋落狄。在外人看来,太子好厉害啊,国家这下有前途了,但是太子党知道,申生离完蛋不远了。回到晋国,狐突就病了,从此闭门不出。朝廷里,原来最强大的太子党瞬间解体!

一切障碍扫除,大结局越来越近。

14、终自尽 太子申生落幕了

晋献公二十一年,骊姬突然要太子申生来曲沃祭祀,尤其别忘了把祭祀用的胙肉带着。

可怜的申生这时候已经没人给他出主意了,他只得乖乖听话到曲沃去。到的时候,碰巧晋献公外出打猎去了,骊姬让申生将胙肉留下,人就哪来滚回哪去,申生虽然觉得奇怪,还是照办了。

过了两天,晋献公打猎回来,厨师将胙肉奉给晋献公,晋献公刚要吃的时候,骊姬从旁边阻止晋献公,说:“胙肉来自远方,应试试它。”便把胙肉给狗吃,狗死了;给宫中厮役尝,厮役死了。

献公慌了,谁要害我?左右都说这块肉是太子拿来的,骊姬更是添油加醋:太子迫不及待想现在就要谋害您。

晋献公这下彻底发飙了,马上派人去抓捕申生,太子不在都城,太子的师傅在,算你倒霉,替太子死吧。

太子的师傅杜原款一听,就觉得这么大的罪,真是该死。他是个文人,动刀子的事情不会干,自己找了根绳子,就准备投缳自尽。

就在此刻,来人突然大喊一声,慢着老爷子杜原款一整晕眩,难道要赦免我了?哎哎哎,老爷子,别急别急,不给你徒弟留个遗言什么的?

带这么玩人的吗?杜老师内心把他全家问候了十八遍、不过杜老师还是乖乖写了,中心意思就是劝太子认输,不要抵抗了。

太子听了吗?听了,是的,难怪前面谁说的太子都不听,原来最能影响太子的人是他这位老师啊,老师一句话,申生就彻底放弃了申诉及抗拒的念头,在新城曲沃自杀了,可怜啊,可惜啊,多么忠诚勇敢的申生,就这么倒在骊姬的阴谋下。

好了,现在我们可以回顾一下骊姬的整盘操作了。
首先趁献公不在的时候,把申生骗到都城来,在他敬献的肉里面放毒,毕竟如果献公在,就不好操作了。
然后呢马上把申生在赶回去,等献公回来后,当面揭穿太子的“阴谋”,有利的是这时候太子根本不在现场,献公只能听进去骊姬的话。
最后又派人去杀太子老师,借老师的话让太子乖乖自杀。

一环扣一环,可以载入权力斗争史,作为杰出案例供后者敬仰揣摩。随着申生的出局,骊姬搬去了阻挡在自己儿子前面最大的障碍,不过别高兴的太早,还有两个人在前面呢?他们远远比申生更聪明更狡猾。

15、坑周王 晋献公假途灭虢

晋献公时期还发生了有名的“假道伐虢”的事件,因而产生了两个成语—“假道伐虢”、“唇亡齿寒”。可是晋献公为什么要专门借道也要灭掉虢国呢?

晋献公早就想攻打虢国,只是一直无法抽出身,而且晋国和虢国之间还间隔一个虞国,不太方便直接出击。

虞国的祖先是周文王的两个伯伯,由于这两人的禅让让周文王得以继位,武王伐纣之后就找到两人的后代,封在虞国。

公元前658年,晋献公将自己想攻打虢国的想法告诉了大夫荀息,荀息就告诉晋献公,只要您舍得将自己的宝马和宝玉拿出来,这事就很好解决。

晋献公不这样认为,因为虞国和晋国有仇,和虢国没有恩怨。荀息就将虞公和虞叔两人之间争夺宝物和难以放弃宝物的事情告诉了晋献公,晋献公答应了。

接着晋献公又提出了新的担忧,就是虞国也有贤臣宫之奇,万一被他看出来劝告虞公,这不是白瞎了吗。荀息露出掌握一切的笑容,告诉晋献公,宫之奇虽然贤,但是在虞公那里却没有什么地位,更何况宝物当前,虞公更不会拒绝。

晋献公心中疑惑已经解决,于是就拿出自己的宝马和宝玉交给荀息,让他前往虞国借道。

事情的发展没有脱离荀息的掌控。到了虞国之后,荀息将宝物交给虞公,并提出了借道的要求。虞公看到宝物之后,欣然答应了这一要求,对宫之奇的劝谏置之不理。

于是晋国军队通过虞国讨伐虢国,攻下了虢国的下阳后凯旋而归。为了方便下次借道,晋国将此次的大部分战利品给了虞公。

三年以后,晋献公再次向虞国请求借道攻伐虢国。虞公上次借道尝到甜头,心里正计算着这次能够收到多少宝物,要不要再建个宫殿盛放宝物。

宫之奇看出这次借道的危机,再次向虞公劝谏,告诉他这次如果再借道,晋国灭亡虢国之后就轮到虞国了。虞公不以为然,认为自己与晋国是同姓,晋国应该不会攻打我们。

宫之奇觉得自己头都大了,虢国也和晋国同姓,晋国现在还不是要灭亡虢国。再说虞国与晋国的亲近能胜过晋国与桓叔、庄伯的亲近吗?桓叔、庄伯的家族有什么罪,晋公竟全部诛灭了他们。

虢国,是嘴唇与牙齿的关系。嘴唇没有了则牙齿就寒冷。虞公一心算着他将要得到的宝物,对宫之奇的劝告没放在心上,答应了晋国的要求。无奈的宫之奇只好带着自己的家人离开了虞国。

这一年冬天,晋国灭亡虢国,虢公丑逃到洛京。晋军回师时,袭击虞国,俘获了虞公及其大夫井伯和百里奚,作为晋献公女儿嫁给秦穆公的陪嫁人。

荀息将以前送给虞公的宝马和宝玉呈给晋献公,晋献公笑着说:“宝玉还是原样,就是马变老了。”

16、求人才 两馍挖个流浪汉

现在开始聊聊秦国,既然说到了秦国,还是按照惯例,先说说秦国的由来。

《封神演义》中商纣王有两个部下是父子,姓嬴,父亲叫蜚廉,儿子叫恶来。父亲跑得快,儿子力量大,恶来的后代叫非子的,因为给周孝王养马养得好,被封在秦。作为一个附庸,非子就叫秦嬴。秦嬴传了三代,到了秦仲,秦仲被犬戎所杀。秦仲的五个儿子率领七千周兵击败了犬戎,于是大儿子庄公继位,并且占有了犬丘和大骆,地盘扩大。

庄公的儿子襄公因为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伯爵,秦正式成为诸侯。之后,又经过文公、宁公、武公、德公、宣公、成公和穆公。历代秦国国君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蚕食周边小国。因此,到穆公继位的时候,秦国已经是一个中等以上的国家。

先说一个成语:秦晋之好。秦晋是两个相邻的国家。晋为中原正统,秦当时是狼群出没的荒蛮之地。秦国到了秦穆公的时候,周边的小国一个个被他消灭,穆公开始烦躁起来。为什么烦躁?秦国长期与中原隔绝,缺少文明。

“我看,咱们不妨先从联姻开始。不是离着晋国近吗?就向晋国求婚吧。”是公子絷出的主意。公子絷是秦国的遮长。“遮长”是什么呢?直译就是“老百姓的头儿”,和平时期当总理,战争时期当将军。

就这么着,公子絷带着一车狼皮去了晋国。出乎公子絷的意料,晋献公一个“哼”也没哼一声,很爽快地答应了。

除了求婚,公子絷还有一个使命,那就是多挖几个人才回去。公子絷心想,晋侯的女儿都到手了,高薪诚聘几个人才应该也很简单吧。

结果公子絷想错了。就连他下榻的宾馆的一个烧开水的老大爷也断然拒绝:“我老了,还想多活几年,秦国的狼太多。”

公子絷很失望地出了晋国的都城绛,一路向西。走不多远,看见前面有一个流浪汉,手里拿着个破碗,抖抖索索等着施舍。

“喂,过来,给你一个馍。”停了车,公子絷对流浪汉喊。流浪汉瞪了他一眼,一动不动。

公子絷一看,这人还挺有骨气。语气温和了一点,说:“请过来,我这里有馍吃。”流浪汉又瞪了他一眼,还是不过去。

“先生,我有馍,赏个脸吃一个吧。”公子絷更客气了,倒好像是他在求流浪汉。

流浪汉这才走过去,公子絷亲自取了一个馍,双手递给他,流浪汉双手接过来,行了个礼,走到一边,蹲下去吃馍。等流浪汉把馍吃完,公子絷看他像是没有吃饱,又递了一个给他。

两个馍下肚,流浪汉有了满足感。他把碗放在一边,走到公子絷面前,又躬身施了个礼,朗声道:“公子,我公孙枝虽然是流落街头,好歹也是个士。我不能无缘无故受别人的恩惠。”

看公孙枝的举止,再听他说话,公子絷就觉得这个人不简单。猛然,他有了一个想法。就这样,公孙枝随公子絷到了秦国。

17、五羊皮 拯救老头百里奚

百里奚,虞国公族。祖上封在百里而得姓,到了百里奚这一辈,就什么也没有了,成了一个寒士。很晚才婚配一个女子,得一子。

后来他的妻子也明白自己的丈夫是一位心怀大志的人,就建议他出去闯闯。

幸得被蹇叔看中而收留,可是怀才不遇,没有受到齐国国君的重任,下一个投奔于自己的老家虞国,任命为大夫。

好景不长,晋国靠着向虞国借路的方式灭掉了虢国。然而,令百里奚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晋国竟然乘胜追击,将虞国也灭掉。

就这样,原本尚且生活还有保障的百里奚,瞬间成了个阶下囚,再度陷入颠沛流离当中。

秦穆公以政治联姻求于晋国,晋国国君顺以把百里奚作为陪嫁臣送于秦国。百里奚承受不了这样的侮辱方式,在去秦国的途中逃跑。

然而,古代的交通不便注定他无法逃过太远,终究还是被楚人拿下,凭本事为楚国人放牛。

秦国的秦穆公听到这个消息,也了解百里奚是个人才,想从高价从楚人里买走百里奚,但因高价会引起楚国国君重视。

毕竟没人会花费大代价想赎一个普通的奴隶。就以五张羊皮的奴隶身价把百里奚赎回,这时候百里奚年纪大了,已经是七十多岁了。

秦穆公并没有看他年老而对其持嫌弃态度,反而不以他的年老而嫌弃,自己也当场亲自解开他的锁链,并诚恳的询问他讨论国家大事。

两个馍请来了一个公孙枝,五张羊皮换回了一个百里奚。秦国的强国之路竟然如此开始,实在发人深省!

后来,秦国人发明了羊肉泡馍,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当初秦穆公用羊皮和馍请来秦国当时所急需的人才的。所以说,羊肉泡馍就是秦国的历史。

18、终归秦 人傻钱多速速来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秦穆公准备把国家大事交给百里奚接管,但百里奚不是追求名利,但他却向秦穆公举荐一位名士,蹇叔。

如果没有他的收留,百里奚的下场会不知如何,也许是怀才不遇,流落街头,客死他乡,或者一人进入深山孤终守老,孤零零的守着最后的岁月。幸运的是他碰到一生的贵人,也值得他去感恩。

有三件事更能体现蹇叔的才能。其一,在齐国被困,只因望齐国国君昏庸,无知。想直言不讳,上述国君,蹇叔却阻止我,让我得以逃脱齐国政变的灾难。

其二,逃离齐国跑向周朝,正好周朝的国君喜爱牛,我凭借自己的本领得到周王的召见,但蹇叔出现劝阻我赶紧离开,躲得了被追杀的灾难。

其三,我没有听蹇叔的劝告,毅然留在了自己的故乡虞国,做了大夫职位,享受稳定的工作。好运已过,瞬间被晋国所灭成为了亡国之臣。两次听蹇叔的劝阻成功逃脱险境。可第三次没听,却招来横祸。

毫不吝啬的推荐蹇叔,只为报得他的大恩。最终蹇叔和百里奚成为秦国的宰相,执政于朝,为秦国发展尽心尽力。

一般人认为当上上大夫,就变得有权有势,该干啥就干啥,只要按时上朝就可,讲讲政事。不过事实上,百里奚始终有着爱民思想,一心一意为老百姓着想,兢兢业业的做事,用自己的双脚走遍秦国境内,慰问贫困的老百姓,此举赢得了老百姓的信赖。一直以和平使者象征,不兴战事,搞好邻国的关系,改革内政,学习礼仪文化。

在有一天,百里奚的府内举办一个聚会,众多宾客到来,府外车水马龙,十分壮观,府内欢声笑语,热闹非凡,好不快活。

于是百里奚找来的歌舞演奏来为客人助兴,府内有一个洗衣的妇女听到后就主动前来请示演奏,百里奚同意了,那个年老的妇人就在众目睽睽的场景下歌唱一曲:

“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搤伏鸡。西入秦,五羖皮,今日富贵捐我为。” 这歌声耐人寻味,这瞬间就流露出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情感,百里奚大为惊讶,上前询问,方知是自己结发的妻子。

这位年迈的夫人打听到百里奚在秦国,正值虞国灭亡,加上家庭贫困以及年年干旱,不得不携带儿子外出逃荒。不辞辛苦,千里来秦国寻找自己心爱的丈夫。最终情人相见,痛哭起来。

在座的宾客们无不落泪,甚至惊动秦穆公以及老百姓们也感动不已,夸赞百里奚不忘旧情,使得品德高尚起来。当然,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情感上的坚贞不移态度,成为了爱情坚贞,始终不渝的好榜样。

从百里奚家境贫寒到秦国丞相逆袭之路,一路上不断遇到挫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究成就自我。

19、士五人 重耳的流浪团队

太子虽然死了,可是还有两个更难对付:重耳和夷吾。

先看下二公子重耳的背后势力,重耳最得力,关系最好的有五个人,《左传》的说法叫做“有士五人”,哪五个人?

狐偃,父亲狐突,与重耳的关系:舅舅,代表狐家。此人老谋深算,诡计多端,是重耳队伍中的军师。

狐射姑,字季佗,父亲姓名:狐偃,与重耳关系:表哥,代表狐家,特点:相比老爹谋略少欠,但是胆识过人。

赵衰,赵夙弟弟,与重耳关系:老师,代表赵家。赵衰为人稳重细致,正直谦恭,是重耳阵营中最受尊重的人,也为将来赵家称霸打好了人脉基础。

先轸,父亲姓名:先丹木,与重耳关系:哥们,代表先家,未来会成为春秋最伟大的元帅,

魏犨、是毕万的儿子,因为毕万被封在魏,因此他就姓魏了。代表魏家,魏犨天生武将的材料,力大无穷,勇猛无敌,性格暴躁。

除了这五位手下外,重耳还有二十多个好兄弟,譬如胥臣、栾枝、介子推等,都是晋国著名的少年才俊。

20、两杀手 勃鞮景连悄然至

骊姬现在成功解决了太子,但是献公还有两个厉害的儿子,骊姬这次派出了两大杀手,有意思的是两个都是太监。一个叫勃鞮,一个叫景连。笑傲江湖里有个武功盖世的老太监,创出了葵花宝典,呵呵说不定勃鞮就是金庸笔下那个老太监的原型,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勃鞮是第一个正式记录的大内高手。可以说当时的天下第一高手就是他。

栾家得到消息派遣族内最能干的弟子栾枝去蒲城通知重耳。得到密报后,智囊狐偃做了精辟分析:第一不直接对抗,因为大家还比较遵守周礼。对抗君父,那是不可以的,第二就算你心狠手辣杀了勃鞮,献公大军一到,我们还是要跑;所以结论就是:跑,去北翟。

当夜大家开始准备家当。重耳以为自己已经够快了,但是,他还是慢了。因为天下第一高手已经来了。勃鞮这人武功高,计谋也深,他知道重耳手下高手很多,所以来的时候没有大张旗鼓,而是悄悄地进城,偷偷的摸进重耳的宅子。

还算好,狐偃比较谨慎,和他兄弟狐毛一直守在重耳房间口,三人一打照面,直接动手了,重耳乘机想逃出去,不过第一高手实在厉害,几招就击退了狐家兄弟,重耳乘这个机会是玩命逃啊,用力一翻居然就到院墙外面去了。如果放到现在绝对撑杆跳世界冠军啊。

后续重耳的高手都来了,魏犨、先轸和狐射姑,加上二狐兄弟,五大高手群殴勃鞮,勃鞮虽然号称是天下第一高手,但是也挡不住了,一个不留神被先轸一脚踢翻在地。

眼看魏犨就要上去结果了他。狐偃阻止了他,狐偃考虑很周全,此人虽然可恶,怎么说也是晋侯派来的,如果杀了他,那就真是对抗国君了。到时候哪怕逃出去,后面大军追来还是死路,算了,让他走。

景连与勃鞮相比是差了一个档次的。但他也是天下一流的高手。而他要去对付的夷吾党却非常弱,弱到什么程度呢?各大家族只有一郤家在支持他,其他家族都不看好他。为啥呢,好比投资,太子就是绩优股,重耳就是优秀的成长股,而夷吾就是题材股。你说谁敢压重注?

话说景连接到命令后挺高兴,太子申生的自杀让他觉得夷吾也能轻松搞定,真的是这样吗?如果他去了解下夷吾的为人,景连一定会拒绝接受这份差事。来到屈城,景连直接闯进公子府,也没人阻止,哦呦,景连心想,不错哦,开头就挺顺利。

看见夷吾景连客气的说,我来就是奉了公子君父的命令,请您自杀的。小瓷瓶,无痛苦,包您满意。夷吾非常淡定,说:君子虽死,必正衣冠。你们看我,这一身便服,不正规啊,怕到了那边给我爹丢人啊。我想到里屋换一身正装,死得也有面子些,可以吗?”

“没问题,去吧。”景连连想都没想,同意了。过了好一阵,不见夷吾出来,景连暗说不妙,不会房间有后门,他溜了吧,夷吾武功不错,一脚踹开里屋的门,冲了进去。有人吗?有,不过是一个“死人“

“夷吾的尸体就倒在地上,七窍流血,面色乌黑,手中还握着那个小瓷瓶。原来,夷吾不仅没有跑,而且自觉自愿地自杀了。

“差点冤枉了好人啊。”景连心想。别说,那一瞬间,还真有点惭愧。景连退了出来,任务完成啦,一放松顺手拿起桌上的茶,一口喝了下去。如果他知道茶水里是什么的话,景连一定不会喝的,可惜他不知道,所以景连就挂了。

夷吾师徒真的很阴险,早就订好了计谋,假装情愿自杀,献茶毒死景连。接下来,师徒二人逃往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