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9 19:33:07
摘要:【宋】邵雍
一、 利害之辩
【原文】:
渔者垂钓于伊水之上。
樵者过之,弛担①息肩②,坐于磐石之上,而问于渔者,曰:鱼可钩取乎?
曰:然。
曰:钩非饵可乎?
曰:否。
曰:非钩也,饵也。鱼利食而见害,人利鱼而蒙利,其利同也,其害异也。敢问何故?
【注释】:
弛担:放下担子。
息肩:让肩旁得到休息。
【译文】:
有一个渔夫在伊水边垂钓。
有一个樵夫路过,放下柴担,坐在大石头上休息。他随口问渔夫:鱼可以用鱼钩钓到吗?
渔夫答:可以。
樵夫问:如果没有鱼饵,鱼钩可以把鱼钓上来吗
渔夫答:不能。
樵夫问:把鱼钓上来的不是鱼钩,而是鱼饵。鱼为了鱼饵而被钓起,这是利于食而见于害;人为了鱼而垂钓,并把鱼钓上来,这是利于鱼而获于利。鱼和人都以食为利,这是两者的相同之处,但鱼利于食却有祸害,人利于食却无祸害,一有祸害,一无祸害,这是两者的不同之处。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文】:
渔者曰:子樵者也,与吾异治,安得侵吾事乎?然亦可以为子试言之。彼之利,犹此之利也;彼之害,亦犹此之害也。子知其小,未知其大。鱼之利食,吾亦利乎食也;鱼之害食,吾亦害乎食也。子知鱼终日得食为利,又安知鱼终日不得食为害?如是,则食之害也重,而钩之害也轻。子知吾终日得鱼为利,又安知吾终日不得鱼不为害也?如是,则吾之害也重,鱼之害也轻。以鱼之一身,当人之食,是鱼之害多矣;以人之一身,当鱼之一食,则人之害亦多矣。又安知钓乎大江大海,则无易地之患焉?鱼利乎水,人利乎陆,水与陆异,其利一也;鱼害乎饵,人害乎财,饵与财异,其害一也。又何必分乎彼此哉!子之言,体也,独不知用尔①。
【注释】:
体、用是古典哲学中的一种辨正关系,体表示事物的本质、本性或本体;用表示事物的作用、发展变化或结果。
【译文】:
渔夫说:你是樵夫,我是渔夫,我们所从事的行业不一样,你又怎么能了解我们渔夫的事呢?尽管如此,我还是可以尝试为你说一说。鱼之利,跟人之利其实是一样的;鱼之害,跟人之害其实也是一样的。你只是看到小的方面,尚未看到大的方面,因此,你才会说其利同,其害异。 鱼以食为利,我亦以食为利;鱼因食得害,我亦因食得害。你只知道鱼一天到晚以得食为利,又怎么知道鱼一天到晚以不得食为害呢?因此,对于鱼而言,食之害重,而钩之害轻。你只知道我垂钓终日,以得鱼为利,又怎么知道我垂钓终日,若不得鱼就不为害呢?因此……
阅读全文
2022-06-08 17:12:08
摘要:临江仙 明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登高 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饮酒(其五) 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虞美人 五代十国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水调歌头 宋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观沧海 东汉末年/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满江红 宋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