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ga

《说春秋》贾志刚——晋楚争雄2

2018-05-27 16:12:43

11、子弑父 悲乎楚成王之死

楚成王很早就决定立太子,“齐桓公不够聪明,迟迟不立太子,结果最后引起内乱了吧?最后被自己儿子给饿死了吧?哈哈。”楚成王说。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楚成王认真汲取教训,要立大儿子商臣为太子。

后来,楚成王又答应了公子职的娘,要废了商臣,立公子职为太子。

什么事情如果让女人知道了,基本上第二天天亮以前就所有人都会知道。公子职的老娘第一时间告诉了自己身边的侍女,侍女们第二时间告诉了宫里的其他宫女。想想宫里有多少女人,就知道这个消息泄露得有多快了。

商臣第三时间就得到了消息,怎么办?他第四时间把自己的师傅潘崇给请来了。

“公子啊,别急,啊,别急。凡是内幕消息,分成两种。一种是保密工作没做好泄露出来的,另一种是有人故意造谣散布出来的。如果真有这事儿咱们以为没这事,还傻不唧唧等着继位,那就傻冒了;如果没有这事咱们偏偏相信有这事,冒冒失失采取行动了,那就更傻冒了。所以,当前最要紧的,是弄清楚究竟有没有这样的事。”师傅出马,分析得头头是道。他们决定先验证内幕消息。

江芊,来自江国的美女,年轻貌美,深得成王的欢心。

这一天楚成王去云梦狩猎去了,商臣用江国最着名的一味菜叫做回头鱼来宴请江芊,果然,江芊答应了。

江国师傅的回头鱼做得果然鲜美,江芊十分高兴,吃得津津有味。“好吃,好吃,鲜嫩,鲜嫩。我从小就喜欢,可惜嫁到楚国之后就少有吃到。”江芊夸赞。

“嘿嘿,我说夫人的皮肤怎么这样鲜嫩,原来是因为吃这样鲜嫩的鱼长大的。”商臣语带调戏,一双色眼在江芊的脸上扫来扫去。

“夫人,你看,多么圆的月亮啊。大王打猎去了,夫人何不在我这里打个野食?”商臣厚着脸皮说,两眼就盯在江芊微露的胸口。如果说刚才那句是调戏,这句就是赤裸裸的勾搭了。

江芊终于忍不住了,她腾地站了起来。“啊呸,不要脸,臭流氓。怪不得你爹想废了你立公子职,你真是活该背时。”江芊涨红了脸,指着商臣的鼻子大骂起来,嘴里没咽下去的回头鱼喷了商臣一脸。

商臣一点也不生气,更不恼火,他依然面带笑容,得意的笑容。事情已经很清楚了,内幕消息是准确的。事实上,内幕消息基本上历来都是准确的。

一个月以后,到了十月。商臣以东宫,也就是太子府的部队包围了王宫。楚成王被软禁在了自己的宫里,确切地说是被关押了。

一代雄主,落到如此一个下场。那一年,是楚成王四十六年(前626年),楚成王享年五十七岁。

同样的死法,楚成王和齐桓公犯的却不是同样的错误。齐桓公的错误在于立太子太晚,以至于太多人有想法了;楚成王则是立太子太早,而后来又想换,以至于太子要下毒手。

12、阳处父 权力斗争开始了

晋国的政治体制叫做“六卿制”,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表述:以国君为核心,在中军帅领导下的六卿集体负责制。

听起来有些复杂了,简单说,国君在管理国家和军队的分量大幅缩减,主要的军政管理工作由中军帅为首的六卿委员会来执行。换言之,这是早期的内阁制。这样的体制下,六卿的作用就显得非常大,而中军帅的影响力甚至超过国君。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许多人都在盯着六卿的位置。

当时的形势是这样的,在平静的外表之下,有两种势力在进行暗中的较劲。

第一种势力:“海龟”二代。

留齐派是晋国称霸的主要力量,也是晋国最强大的政治势力,他们的后人非常渴望承袭父辈的地位和权势。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狐射姑和先且居。其余还有赵衰的儿子赵盾、胥臣的儿子胥甲以及尽管不是留齐派但是与留齐派关系密切的栾枝的儿子栾盾等人。其中,狐射姑原本就是留齐派,只是被父亲狐偃压制而始终无法成为一线领导人,不过现在他已经是太师,尽管没有实权,但是地位极高。先且居则借助父亲的英勇战死,直接成为中军帅。

第二种势力:土鳖。

这一派属于本土势力,他们靠着军功和年纪一点点熬上来,现在已经接近了权力的核心。这些人中以阳处父、荀林父、萁郑父、郤缺等人为代表,他们的资历使得他们已经可以觊觎中军帅或者六卿。

晋襄公六年(前622年)冬季,太傅阳处父前往卫国聘问。作为晋襄公的师傅,阳处父知道自己很快就会位极人臣,没有人比自己更能影响晋襄公。因此,他把这一次的卫国之行看成自己的一次巡视,为自己今后执掌晋国朝政打下外交基础。阳处父没有想到的是,他在外面逛游的时候,首都发生大事了。什么大事?栾枝帕金森氏综合症晚期,不治身亡;第二天,胥臣也结束了老年痴呆的痛苦生活;同日,赵衰也终于为老一辈领导团队画上了句号。更为震撼的是,中军帅先且居突发脑膜炎病故。

对于任何一个朝代的建立也好,或者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初期也好,第一代领导团队通常都是强势的,这个团队的特点就是个人能力与团队精神的完美结合。于是,这个团队对于国家的控制力是超强的。而一旦这个团队纷纷故去之后,权力的真空就会出来,而第二代缺乏有足够能力和威望的人来填补这个真空。

不到三天时间内,晋国政坛四个重量级人物去世。权力斗争,中国有史以来最为残酷的权力斗争已经拉开帷幕了。晋国的权力斗争就像潘多拉的盒子或者那个装龙口水的坛子,一旦打开,就再也无法挽回。从那之后的几千年里,中国的权力斗争就再也没有停歇过。晋国的权力斗争就像是一部权力斗争的教科书,指导着历朝历代统治阶层内部的勾心斗角和互相残杀。

很多人喜欢看《春秋》,有的人看到的是大义,有的人看到的是谋略,有的人看到的是权力斗争。所以,有的人越看越傻,有的人越看越聪明,有的人越看越老辣。譬如,关羽看到的是大义,所以他死得很惨;诸葛亮看到的是谋略,所以他很聪明;曹操看到的是权力斗争,所以他玩弄汉献帝和大臣们在股掌之中。

任何有志于在权力场中有所作为的人,可以关注后面发生的故事,为大家总结权力斗争的金科玉律。

13、有规矩 斗争的金科玉律

假设我们现在是北京奥运会一百一十米栏的决赛,那么,在权力的起跑线上站着五个人,尽管呼声不同,实力有差距,但是现在实实在在地站着五个人,他们谁都有可能被绊倒,也都有可能率先撞线。哪五个人?

第一道,阳处父,太傅,晋襄公的老师。

第二道,狐射姑,太师,硕果仅存的留齐派。

第三道,士縠,司空,资历最老的本土元老。

第四道,赵盾,赵衰的儿子,留齐派第二代的带头大哥。

第五道,先克,先且居的儿子,爷爷和父亲先后出任中军帅。

狐射姑有些急,他认为中军帅无论如何应该是自己的,可是他不好去说;赵盾也有些急,不过父亲刚去世,自己也不好去说。不过,有一个人比他们更急,谁?先且居的儿子先克。

论资历,先克属于留齐派的第三代,如果论资排辈,赵盾胥甲等人还有得排,自己可就要等到猴年马月去了。怎么办?自己能够迅速上位的唯一办法就是让晋襄公改变提拔高级干部的规则,由论资排辈改为父业子承。先克去找晋襄公去了,晋襄公一看先克来了,还说了些“节哀顺便”之类的话,却不知道先克早已经节哀顺便了,现在是来忽悠来了。

“主公,我想问问,我父亲的职位谁来接呢?”先克也算开门见山。“这个,打算士縠吧。哎,你父亲临走之前有没有说过谁接班比较好?”晋襄公说,他还没有最后下定决心。

“我父亲说过,说是狐家和赵家功劳最大,没有他们就没有主公的今天。我父亲说了,狐赵两家的人没当中军帅,他死不瞑目,希望主公能够考虑把他的位置留给狐家或者赵家的人。”先克一通忽悠,忽悠得晋襄公连连点头。

“你说得对啊,做人不能忘本啊,要懂得报恩啊。”晋襄公说。

第二天,新任中军人选宣布:狐射姑任中军帅,赵盾任中军佐。箕郑父为上军帅、荀林父为上军佐、先蔑为下军帅、先都为下军佐。

第一回合,“海龟”二代获得完胜,“土鳖”大败。

阳处父呢?他令我们想起了刘翔。他不仅一无所获,甚至连上军帅也给剥夺了。阳处父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他应该明白,对于老人来说,冬天永远都是一个槛。他决不应该在冬天出去,况且,他明知道这四个人的身体已经很不好。

『权力斗争金科玉律第一条:权力交接时期,不要轻易离开权力中心。副一条:权力就像狗不理包子,热蒸热卖。你来晚了,肯定凉了。』

13、不成熟 危险会形影不离

论能力、论资历,狐射姑甚至早就应该是中军帅了,可是,父亲活着的时候,一直被父亲压制着;父亲去世之后,似乎大家又根本想不起他来。而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父亲狐偃太过强势,太过高傲,真正的朋友不多。因此当狐偃不在了的时候,愿意帮助狐射姑的人并不多。换言之,父亲给狐射姑留下来的政治资源太少了。

狐射姑是一个有想法的人,大权在握,他决定要做些什么。做什么?

通常一个国家新任领导人的做法是这样的:前辈作加法,后辈就做减法。前辈做减法,后辈就作加法。

狐射姑的口号是:不折腾。而不折腾的具体体现就是:首先,治国方式不变,沿袭留齐派的既定方针;其次,裁军,将五军裁为三军,也就是说,把新上军和新下军裁掉,采用精兵政策。

狐射姑的地位并不稳固,而在地位并不稳固的情况下,他裁掉了新上军和新下军。他的朋友没有增加,他的敌人却在成倍增长。

他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而一旦不成熟的政治家执掌大权,危险就会如影随形。

『权力斗争金科玉律第二条:权力应当用来发展朋友,而不是制造敌人。』

阳处父回来了,可惜狗不理包子已经凉了。“我真傻,我怎么偏偏这个时候出去呢?”阳处父后悔得肠子都青了,原本他是盯住了中军帅的宝座的,如今被狐射姑捷足先登了,他很失望。不仅失望,他还很恼火。

阳处父恨狐偃和胥臣,但是对赵衰心存感激。于是他对晋襄公说,“狐射姑的能力不行啊,人际关系也不行啊。他当中军帅,谁服啊?我觉得吧,任命中军帅,那一定要用贤能的人,不能用那些徒有虚名的人。”

“那,老师,谁比较贤能?”晋襄公这人耳朵软,听师傅这么一忽悠,觉得挺对。再想想,好像真没有多少人说狐射姑的好话。

“赵盾啊,别看年轻,赵盾的能力比狐射姑高了不知道多少倍了。主公,换人吧。”

加上裁军后,已经有很多不满的消息传到了晋襄公这里,最终晋襄公答应了换人的方案,就这样权利归到了赵盾手中。

14、手够黑 谁是疯狂的强盗

阳处父是晋襄公的师傅,这一层关系就够厉害。同时,阳处父还是本土势力的首领,他背后有一个集团的支持。

赵盾呢?从个人来说,赵盾本人是没有什么力量的。但是,父亲赵衰给他留下了用之不尽的政治资源。赵衰在世的时候,数次主动让贤,大力推荐新人,而且行事低调,待人和蔼,可以说,满朝文武无论是留齐派后代还是本土势力,没有一个人说他的坏话,而对他感恩戴德者不计其数。

即便是狐射姑,他对赵衰也同样抱有敬意,延及到赵盾的身上,狐射姑认为一切都是阳处父在捣鬼,赵盾并没有多少值得指责的地方。甚至狐射姑也很欣赏赵盾,认为他的改革方案非常好。也正是基于这一层理由,狐射姑在执行起赵盾的改革方案来还算尽心尽力。

『权力斗争金科玉律第三条:给人恩惠,就是在为自己的后人积累政治资本。副一条:对人苛刻,就是在为自己的后人树立敌人。』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狐射姑与阳处父和赵盾之间的斗争会很快升级。八月,晋襄公薨了。这意味着什么?学生死了,师傅的地位就会松动。这还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机会来了。

狐射姑、阳处父、赵盾三人就新国君的问题召开了讨论。

“我看,就公子雍吧。”赵盾先发制人,他跟公子雍关系不错,如果把公子雍弄回来,自己的地位更巩固,“公子雍岁数最大,喜欢做善事,能力又强,现在他在秦国做到了亚卿。他要是回来,我们等于又多了秦国这个强援,多好?”

狐射姑一听,心说这小子反应够快。

“我看不如公子乐好一些,他的母亲辰赢曾经是怀公和文公的夫人,百姓一定欢迎他。”狐射姑看好公子乐。

“不行,公子乐的母亲嫁了两次,太淫荡。公子乐本人也不行,大国国君的儿子,竟然跑去陈国混日子,有什么出息?”赵盾强烈反对,基本上是强词夺理。想想看,辰赢改嫁那是辰赢的问题吗?公子乐被送去陈国的时候不过七八岁,他能决定什么?

两人各执己见,谁也不服谁。

“别争了,少数服从多数。明天就派人去秦国,迎请公子雍回来,散会。”阳处父当然支持赵盾。

第二天,阳处父和赵盾派先蔑和士会前往秦国,迎请公子雍回来。狐射姑非常恼火,他知道,如果公子雍回来,阳处父肯定要借题发挥,去公子雍面前搬弄是非,到时候自己的日子更难过,说不定连这个太师和中军佐的位置都保不住。

怎么办?先下手为强。狐射姑管不了那么多了,悄悄派人前往陈国把公子乐接回来,到时候先占上宝座,那叫生米煮成熟饭,你赵盾和阳处父也只能干瞪眼。

主意是个好主意,可是保密工作没做好。也不知道是家里出了阳处父和赵盾的卧底,还是路上露了行踪。接到了公子乐后,悄悄赶路。谁知道到了郫这个地方,出来一伙强盗,把公子乐给剁了。

忍无可忍,狐射姑真的忍无可忍了。狐射姑找来一个人,谁?狐鞫居,狐毛的儿子,狐射姑的堂弟。因为狐毛封在续,狐鞫居又叫续简伯,是续姓的始祖。百家姓排名最后一个的,就是续姓。

续鞫居是怎样杀死阳处父的,史书没有记载。不过续鞫居不会傻到明目张胆去杀人的地步,他也会扮强盗。而且,阳处父基本上是一个文人,不需要太高的高手就可以干掉他。就这样,阳处父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

《左传》:九月,贾季使续鞫居杀阳处父。贾季是谁?就是狐射姑,因为封邑在贾,又叫贾季,还叫贾佗。

作为政治家,阳处父是很不合格的,甚至在做人上他都不合格,他几乎是逼着狐射姑杀死自己的。

『权力斗争金科玉律第四条:除非你能置对手于死地,否则,不要把对手逼上绝路。』

现在,政治格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阳处父没有了,剩下的是赵盾和狐射姑的对抗了。事实证明,狐家兄弟还是低估了赵家小兄弟的智慧。

不久狐鞫居也被强盗杀了,狐射姑不是笨蛋,他知道一定是赵盾干的。公子乐、阳处父和狐鞫居都是被强盗杀的,不过地球人都知道真正的强盗是谁。所以,自古以来,所谓强盗杀人,八成以上都是伪强盗。

15、腹黑君 赵盾诡计一串串

狐射姑知道自己的实力,自己根本就不是赵盾的对手。如今赵盾既然下手了,自己只能逃命,否则,自己也会在路上被强盗杀死。就这样,狐射姑逃到了北翟,回到了爷爷出生战斗过的地方。

“可恶的强盗,杀害了阳处父,又杀害了狐鞫居,由此可见,国家的治安需要整顿了。”朝廷上,赵盾这样对大家说。现在,晋襄公死了,新国君还没有登基,赵盾就是这个国家的老大。

“狐太师为什么跑了?”梁益耳问,他故意问,因为他对赵盾不满。

“狐太师跑了?跑哪里去了?”赵盾装不知道。

“跑北翟去了。”这一次是先克回答,他早就看清了形势,“我怀疑,狐太师可能与这几起案件的强盗有关联,很可能是畏罪潜逃。”

大家都在猜,猜赵盾会怎样做,是赶尽杀绝还是斩草除根?可是,所有人都低估了赵盾的政治智慧。

“不,绝对不可能,狐太师是我尊敬的人,他绝不会干这种下三滥的事情。我想,他也许是想去北翟生活了,当年在北翟的时候,他就说过以后想去那里养老。唉,落叶归根啊。既然这样,我们也就不拦着他了。臾骈,你辛苦一趟,把狐太师的家小和财产给狐太师送过去。”

什么叫大度?什么叫宽宏?什么叫政治智慧?赵盾展现给了大家。表面上,赵盾一番好意,让你全家团圆;实际上,把你全家送走,封邑自然没收,让你想回来都没机会了。

好人也作了,斩草除根的目的也达到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真的还有。

臾骈奉命送狐射姑的家小去北翟,他带着家丁去了狐射姑家中,该收拾的收拾了,该打包的打包了,全家老小浩浩荡荡向北而去。

“将军,当初狐射姑这老狗羞辱过你,为什么不在路上杀了他全家,报仇雪恨呢?”臾骈的手下有人提出这个建议。

“我缺心眼啊?”臾骈瞪了手下一眼,问他:“你想过没有?这么多人不派,为什么赵盾偏偏派我来送?他不知道我跟狐射姑有仇?”

后面的话臾骈没有再说,傻瓜才会说出来。

事情明摆着,赵盾之所以派臾骈,就是想让他杀了狐射姑全家,之后呢?之后赵盾就会杀了臾骈,罪名自然是公报私仇。最后的结果就是,赵盾成功把狐射姑斩草除根,同时还不承担恶名,而臾骈成为替罪羊。

“想起来,还多亏了狐射姑当初那一顿鞭子(狐射姑第一次阅军,臾骈迟到被鞭),让我想明白许多道理。”臾骈暗自庆幸。

就这样,臾骈将狐射姑全家和财产送到了边境,交给翟国,然后才回来。

臾骈的高尚情操受到广泛赞扬,连赵盾也惊诧于臾骈的智慧。

“嗯,人才,可以用。”赵盾不由得欣赏起臾骈来。与阳处父相比,臾骈要高明得多。

『权力斗争金科玉律第五条:如果能置对手于死地,坚决不能手软。副一条:不仅不能手软,而且要斩草除根。』

16、哭无泪 无耻到这个地步

阳处父死了,狐射姑跑了,晋国政治三巨头就只剩下了赵盾一个人。赵盾非常高兴,他几乎是没费吹灰之力就扫除了两个最有力的对手。换一个角度说,阳处父和狐射姑的性格缺陷葬送了他们的政治前途。

到了这个时候,赵盾突然发现一个问题:秦国人还没有把公子雍送过来。

为什么这一次秦国人这么磨蹭?他们舍不得公子雍吗?不是秦国人磨蹭,也不是他们舍不得公子雍,而是秦国出了大事,秦穆公鞠躬尽瘁了。

计划没有变化快,赵盾后悔了。

从前,狐射姑和阳处父在,赵盾希望把公子雍接回来,以此壮大自己的力量。可是现在,狐射姑和阳处父都不在了,自己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改变。

公子雍是一个有能力的人,背后还有秦国的支持,对于赵盾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相反,如果把太子夷皋扶上去,一个小屁孩岂不是很容易对付?

赵盾决定,放弃公子雍,扶太子夷皋继位。可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从前请公子雍回来也是自己,如今要放弃公子雍也是自己,这不是自己扇自己的耳光?赵盾有办法,他有的是办法。

晋襄公夫人穆赢在春天来到之后开始天天上朝,当然不是坐在国君的宝座上,而是坐在地上。穆赢抱着儿子,每天大臣们上朝议事的时候他们就也就来了,大臣们不走,他们也就不走。那么,他们去干什么?

坐地泡。

穆赢每天都会坐在地上哭诉吵闹,基本内容就是:放着太子不立,你们去从外面找人,太不仗义了吧?太残忍了吧?我就是做鬼也不会放过你们所有人祖宗八辈。

朝廷上闹完了,穆赢又抱着孩子去赵盾家哭闹,基本内容是:我老公把这孩子托付给你了,你却放弃不管,你还算是个人吗?

基本上,天天是这出,也不知道是谁给出的主意。

慢慢的,大臣们给烦得受不了,而且听多了之后,渐渐觉得穆赢的话有些道理,母子两个看上去又很可怜。

“算了,就让太子继位算了。”有人建议,之后,这样看法的人越来越多。到了三月份的某一天,赵盾知道秦国人已经派人送公子雍回来了,他知道,最佳机会来了。

“各位,我思虑再三,觉得还是扶立太子算了,否则对不起先主公啊。”这一天,赵盾把卿大夫们召集来,商量着要变主意。赵盾的话一出,大家开始议论纷纷,多数人支持。其中一部分早就看出了赵盾的意图,另一部分则是同情太子母子。

“就是就是,孤儿寡母的,怪可怜的。”有人附和。“是啊,我们有太子了,何必再从外面请呢?”有人支持。

基本上,扶立太子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赵盾倒好像是顺应民意。

所有人中,荀林父是个最实在的人,虽然他也支持扶立太子,可是毕竟人家秦国已经把公子雍给送出来了,总该给人家一个合理的解释吧?

“元帅,秦国可是已经把公子雍送出来了,今天就到令狐(晋国地名,今山西临猗县西)了,咱们出尔反尔,怎么跟人家解释呢?”荀林父问。

其实,大家都有这个问题,大家也都觉得既然忽悠了人家秦国,应该想个稳妥的办法,给人家秦国一个至少说得过去的解释。实在不行,就算赔点银子也行啊。赵盾笑了笑,给了大家一个被集体雷倒的答案。

17、白乙丙 晋国一直坑秦人

赵盾给大家的答案是:如果我们接受秦国人送来的公子雍,秦国人就是朋友;如果我们不接受,他们就是入侵者。如今我们已经决定不接受公子雍了,还不做防备,秦国人就会乘机攻击我们。我们不如先下手为强,把他们赶出去。

赵盾的话说得很明白了,一个字:打。

荀林父瞠目结舌,目瞪口呆,这赵盾跟当年的晋惠公有得一比啊。“真不要脸。”

秦国军队保护着公子雍来到晋国,所到之处,毫无阻碍。三月三十日,秦军抵达令狐。按着行程,第二天就可以到达绛了。

当晚,疲惫不堪的秦军扎营休息。他们想不到的是,危险已经来临。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军营的时候,晋国人的军队也已经杀到了。

这又是一场屠杀,毫无防备的秦军被杀得七零八落,十不存一,白乙丙战死,公子雍被赵盾亲军所杀。

这一仗,赵盾动员了晋国全部的力量,三军同时出动,狐射姑出走留下的中军佐的位置给了小兄弟先克。赵盾的目的,就是要全歼秦国军队。

黑啊,赵盾真的很黑。冤哪,还有比秦国士兵更冤的人吗?

后来到了战国,白乙丙的后代秦将白起坑杀四十万投降的赵军,应该说就是对赵盾的报应。

先蔑和士会也被迫参加了这次战斗,看着无辜被杀的秦军,两人既愤怒又惭愧,先蔑的战车一路向西,御者困惑了:“元帅,追杀敌人也已经过了,咱们该回去了。”

“回去什么?昨晚我得罪了赵盾,回去不是等死?”先蔑一方面是出于义愤,另一方面也是看清了赵盾的心黑手狠,当时咬咬牙,要投奔秦国。

当天收队,晋军发现下军元帅不见了。再一调查,叛国投敌了。

“好啊,跑了算便宜他。”赵盾放话出来。

士会听见了,心说我跟先蔑一块去秦国的,他跑了,我留在这里不是等死?算了,我也跑吧。当天,士会也跑去秦国了。

『权力斗争金科玉律第六条:不择手段,把潜在的主要对手消灭在摇篮中。』

18、设圈套 用计诛杀五人帮

先克年纪轻轻就当上了中军佐,在内阁中仅仅排在赵盾的后面,创造了晋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卿的纪录。赵盾很欣赏先克,自己之所以能够这么顺利掌握大权,这个小兄弟鞍前马后功劳最大。因此,赵盾处处护着这个小兄弟。

得意忘形是很危险的,这一晚,士縠、梁益耳、箕郑父、先都和蒯得五人,偷偷潜入了先克的家中。

晋灵公三年(前618年)一月二日,赵盾得到了一个坏消息:先克被强盗给杀了。

又是强盗。赵盾当时就火了:“马拉戈巴兹,跟老子玩强盗?老子就是最大的强盗。”

先克被害是在自家祖庙附近,当天先克去之前先都先去了一趟,有人发现梁益耳案发时也在附近。

“抓了。”一月十八日,赵盾下令把这哥俩个给抓了,严刑拷打之下,两人都招了。

“砍了。”赵盾下令,把这哥俩个都给杀了。

赵盾很聪明,他并没有动另外三个人,尽管他知道他们都是一伙。想想看,士縠是司空,箕郑父和先都都是卿,如果一口气杀掉两个卿和一个司空,很可能会招致动乱。

先都被杀,士縠、箕郑父和蒯得吓得够呛,他们实在没有想到赵盾的反应这么强烈这么迅速。现在两个兄弟被砍了,自己是该动手还是该忍一忍?结果过了一阵,似乎没什么动静了。

“咱们怎么办?不行就动手,拼个鱼死网破。”箕郑父沉不住气,问士縠。

“忍忍吧,过了这一阵再想办法。”士縠说,他怀有侥幸心理。

政治斗争,沉不住气是不对的。可是,侥幸心理也是不对的。究竟哪一项更不对,只能看结果了。

到三月二十八日,士縠接到了赵盾的通知,说是准备讨伐北狄,请他过去商量一下。士縠一听,好啊,大事还找我商量,说明很信任我啊。

就这样,士縠高高兴兴去了元帅府。到了府里一看,立马发现不妙,为什么?因为箕郑父和蒯得两兄弟也在。

“三位,既然都到齐了,咱们明人不说暗话。你们的计划,先都和梁益耳都招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我的政策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说吧,从谁开始?”赵盾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三个人当时就傻眼了,卫士们一拥而上,将三人推了出去。

『权力斗争金科玉律第七条:侥幸心理要不得。副一条:宁可冒险一搏,不能心存侥幸。』

四年时间,赵盾肃清了所有的主要政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唯一的损失是先克被杀了,不过赵盾发现了另一个人,这个人比先克更稳重也更会见机行事,这个人就是郤缺。赵盾决定,重点培养郤缺。

在一连死掉三个卿之后,赵盾重新进行了权力布局。

中军帅依然是自己,中军佐由上军佐荀林父递补;上军帅破格给了郤缺,上军佐臾骈,从送狐射姑老小这件事上,赵盾看出这人是个人才,值得拉拢。这样,上军都是赵盾的人马。下军帅给了栾枝的儿子栾盾,下军佐为胥臣的儿子胥甲。基本上,这两个人的任用是为了拉拢“留齐派”势力。

从这个人事布局来看,赵盾相当老辣。荀林父递补中军佐是对本土势力的安抚,同时也把上军的位置腾出来了。上军破格提拔郤缺和臾骈,是赵盾强势风格的体现,只要他看好的人,就大胆超拔。而下军的人事安排,是拉拢留齐派势力。

19、内与外 赵盾第一次带兵

秦康公恨死了晋国人,秦国人恨死了晋国人。每天早上太阳升起的时候,秦康公都会向着东面恨恨地说:狗日的晋国人,狗日的晋国人。

先篾和士会受到重用,特别是士会极有学问,秦康公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一样尊重。秦康公下了决心要报仇,不过由于秦国元气大伤,也只好忍着,几年间小打小闹了几次,始终不敢出动大军讨伐晋国。

晋灵公六年冬天,秦国人来了。秦康公亲自领军,五百乘战车杀奔晋国。秦国大军浩浩荡荡过了黄河,直逼晋国腹地。

赵盾的意思,是装聋作哑算了,这几年秦国人也来过几次,每次都是小打小闹,不用管他们,自己就回去了。可是出乎赵盾意料的是,这一次秦国人一战拿下了羁马,锋芒直逼绛。这下,装聋作哑是混不过去了。

“马拉戈巴兹,欺人太甚。老虎不发威,以为老子是加菲猫。”赵盾没办法了,再不打,只怕国人就要起义了。

晋国人大起三军,三军帅佐不变。不过,除了帅佐,有两个人要重点提出。

赵穿,赵盾的从弟,一直嚷嚷着要当卿。为什么他敢跑官要官?因为他有后台,他是晋襄公的女婿,那就是驸马。此次出征,他非要跟着去,赵盾没办法,把他放到上军了。

韩厥,韩简的孙子,不过不是嫡孙。韩厥从小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却在一个偶然的机遇被赵衰碰上了。赵衰将韩厥收养在自己家里,当儿子来养,“你们都不如他。”赵衰常常这样对自己的儿子们说。赵盾也很喜欢韩厥,他觉得韩厥的性格很像自己的父亲,感觉上,好像韩厥是自己父亲的儿子,自己兄弟几个倒像是抱来的。这一次,赵盾向晋灵公推荐了韩厥,录用为大夫,赵盾任命他为中军司马。

晋国三军一出,秦国人真有点傻眼。要真干,秦国人还真有点心里没底。

“老师,怎么办?”秦康公问士会,此次出征,专门请他随军出谋划策。

“撤吧。现在我们在晋国腹地,弄不好腹背受敌,不如撤到河曲,再与晋国人决战。”士会建议。

于是,秦军主动后撤,一直到河曲,等待晋国军队前来决战。看见秦军主动后撤,赵盾放下一点心来。

“追。”赵盾下令,晋国三军浩浩荡荡,杀奔河曲。

搞权力斗争,赵盾是一等一的高手。可是,说到打仗,赵盾还真不是那块材料。看看晋国大军,人数虽多,但是训练明显不足,就连队列都走得歪歪扭扭。这个时候,赵盾突然想起狐射姑来。

“老狐要在,打仗一定比我内行啊。唉。”赵盾叹了一口气,他想起狐射姑阅军时的样子,三军整整齐齐,十分威武。阅军之后,狐射姑曾经对赵盾传授秘诀:要想号令统一,三军卖命,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找人来立威,这叫杀鸡儆猴。

韩厥是个聪明人,知道赵盾现在需要什么,而且,他是司马,他完全可以为赵盾完成这个任务。他也在找,可是也找不到合适的倒霉蛋。

就在韩厥眉头紧锁的时候,一阵马蹄声和惊叫声传过来。韩厥急忙去看,只见一乘战车从后面疾驶上来,冲乱了队形。

“狗日的,正在找你呢。”韩厥很愤怒,之后暗自高兴,终于有倒霉蛋自己出来了。

“什么人?敢于在行伍之中横冲直撞,拿下。”中军司马韩厥下令,看清御者的时候,韩厥吃了一惊。因为是赵盾的御者。第一次行使权力就碰上这样的难题,怎么办?杀,还是不杀?

“按军法,冲乱行伍,当斩。来人,斩首示众。”韩厥下令。

御者愣了。旁边所有的人都愣了:“刚爬上来,就把老大的御者给办了,这小子还想混?”

人们不知道,韩厥才知道,不仅还要混,还要混得更好。赵盾御者的人头被号令出来,三军震恐。大声喧哗的没有了,乱蹦乱窜的没有了,说怪话的没有了。

晋军,在一瞬间成了一支庄严之旅。赵盾笑了,现在他彻底相信,老爹的眼光没错,韩厥这小子,行。

『权力斗争金科玉律第八条:对自己的亲信,有条件要提拔,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提拔。副一条:提拔自己的亲信,也要讲究策略。』

20、不要脸 晋国人到处忽悠

通常,内部权力斗争激烈的国家,对外部的威胁就会表现得很软弱。

赵盾的对外政策就是:忍。

晋灵公元年,北狄侵略了鲁国的北部,而鲁国现在是晋国最死硬的跟班。于是,鲁国前来告急。

赵盾派出使者前往北狄,却不去找北狄的执政官丰舒,找狐射姑去了,请狐射姑代为转达对北狄的谴责。

发个谴责还要找熟人转达,搞笑了点,只因为赵盾不想得罪北狄。

北狄入侵鲁国,目的就是抢点东西回去,根本没有要占着不走的意思。所以,没多久就撤军了。不管怎样,赵盾的“谴责”也就糊弄过去了。

晋灵公二年冬天,楚国人攻打郑国,郑国急忙向晋国求救。这下赵盾跟当年楚国一样,搞了一套“我们始终坚持以和平方式处理国际争端……”竟然不肯出兵,郑国哪里是楚国的对手?最后只好投降。

等到赵盾杀了萁郑父等人之后,这才假模假样组织了晋、宋、卫、许四国联军去救郑国,自然是晚了三秋,抵达郑国的时候,楚国人早就回家去了。于是,四国联军一哄而散,各自回家了。

随后的几年,赵盾继续在国际事务中充当缩头乌龟。郑国、陈国、蔡国和宋国先后投靠了楚国,而另一边,秦国积极联络楚国和鲁国,要夹击晋国。

可以说,晋国的威望已经到了一个历史低点。国内政治斗争的英雄,到了国际上就是一头狗熊,这是规律吗?

『权力斗争金科玉律第九条:对内要强横,对外要忍让。副一条:权力斗争的主要敌人是内部的,而不是外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