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ga

《经济学》萨缪尔森

2019-10-04 23:09:46

一、神童萨缪尔森

萨缪尔森写这本书的时候,当时是33岁。

他出生在美国中部的印第安纳州的一个小镇,叫加里小镇。这个小镇在财经界是特别著名的,因为那个小镇上面加在一起十几万人口,但是,没想到出了两个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一个是萨缪尔森,还有一个叫斯蒂格利茨,所以那个镇上特别适合出经济学家。

现在有一句嘲笑人的话说,你是一个经济学家,你们全家都是经济学家。但是这句话放到萨缪尔森身上还真是合适的,因为他是一个经济学家,他弟弟是一个经济学家,他妹妹居然也是一个经济学家。他还有一个侄子叫萨默斯,居然也是经济学家,曾经当过哈佛大学的校长和美国财政部的部长。

二、萨缪尔森的两个理论创建

在萨缪尔森之前,在整个经济学词典中是没有一个词叫“宏观经济学”,是萨缪尔森写完教材以后,大家说,原来有一个东西叫宏观经济学。

在这本教材中萨缪尔森开创了两个东西。

第一,因为我是写第一本给本科生看的教材的,所以我要重构经济学的学理体系

萨缪尔森用七个单元来告诉大家,我们应该怎么来学经济学理论。

这七个单元分别是:第一,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第二,微观经济学;第三,要素市场;第四,应用微观经济学;第五,宏观经济学;第六,经济增长与全球经济和失业;第七,通货膨胀和经济政策

他的第二个贡献是什么?他让经济学变成了一个有门槛的、很复杂的一个学科体系,因为他把数学模型引进到了经济学的理论中

三、萨缪尔森和肯尼迪

萨缪尔森在经济学理论中有那么大的构建,在现实生活中,在实际的国民经济治理中,他到底有没有作用呢?

在1961年的时候,美国当时新当选的总统叫肯尼迪。肯尼迪当选总统的时候,美国经济正陷入1929年大萧条之后的另一个经济萧条时期。肯尼迪在当美国总统的第一次的国情咨文中说什么呢?说,我们今天的美国经济是令人不安的,我是在经历了七个月的衰退、三年半的萧条、七年的经济增长速度降低、九年的农业收入下降之后,当上了美国的总统。所以,我今天日子非常难过,希望大家跟我一起共渡难关。

肯尼迪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有个老师,就是萨缪尔森,所以他当总统的时候就去请教他的老师萨缪尔森,他说:“你看我今天当总统了,对吧?我手上拿着一把烂牌,我怎么能够让陷入萧条的美国经济重新复苏呢?”

萨缪尔森跟他讲说:“你要减税。”

肯尼迪就蒙掉了,说:“老师,我们经济在萧条,财政收入在下降,政府都要破产了,你还叫我减税?”

萨缪尔森说:“你看,我教了你四年的经济学,对不对?税收和国民经济的增长有一条曲线,它有一种对应关系。国家是不是税赋越高,收入税越多呢?不一定的。因为收的税越高,你会打击企业家创新的积极性,大量的钱都给政府了,所以企业就不愿意创新。当企业不愿意创新,不愿意投入的时候,政府的税其实会下降,所以税负如果高到一定地步的时候,税收反倒会下降。

但是如果减税,如果让企业家的每年交的税收开始下降,让老百姓每年交的税下降,那会产生什么情况呢?

第一,老百姓会愿意消费,因为我多了点钱出来,我愿意消费;第二,因为企业家交的税少了,所以愿意投入。

所以税收如果减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出现一个反向效应,就会激活民间的投资和消费的热情。”

凯恩斯从供给的角度,比如说货币的政策、货币的投放,比如说信贷政策、利率和汇率的调整,通过供给的方式来解决就业和失业的问题。

萨缪尔森呢?萨缪尔森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凯恩斯主义者,他自己不承认,他说:“我不是凯恩斯主义者,我是后凯恩斯主义者,我搞的这个东西叫做新经典综合学派。”他总的一个指导的思想跟凯恩斯是一样的,就是政府看得见的这只手,当国民经济陷入到一个低迷的时候,一定要去调控它。那所不同的是,凯恩斯是从供给的角度去调控,那么萨缪尔森希望从需求的角度来进行调控。

经济学就是两件事,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均衡的一个关系

萨缪尔森和肯尼迪的对话在经济史上给人们一个很大的启发,所以到了1970年代的时候,有另外一个经济学家叫做拉弗。有一次他在一个咖啡馆里,他讨论说,当年肯尼迪和萨缪尔森搞减税运动激活了美国经济,讲到这的时候,拉弗拿了一张餐巾纸,在餐巾纸上面画了一条曲线,说,当年萨缪尔森跟肯尼迪讲的时候,实际上讲的是这条曲线。就是,当政府减税的时候有可能刺激消费和投资,但是如果政府的税赋大规模增加,会降低企业家的投资热情,这条曲线叫做“拉弗曲线”。

实际上我们也可以把它换算成说,这实际上就是一个萨缪尔森曲线,它解释了税赋和需求刺激跟供给之间的关系,我们在经济学上叫“拉弗曲线”。它的原理就来自于萨缪尔森当年对肯尼迪做的那个政策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