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ga

分类为商业经典的文章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

2019-09-22 13:48:58

摘要:经济学的奠基有三个作品,简称三论,构成了基石般的存在。第一个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它发明了看不见的手;第二是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它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关系的剖析发现了剩余价值,从而提出了一个看得见的手;那么凯恩斯是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物,他把供给和需求建立了一个二元论。在这样的过程中,他把亚当斯密所发现的看不见的手和马克思所发现的看得见的手进行了一次融合,所以到凯恩斯出现的时候,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就逐渐成熟了。 一、凯恩斯的背景 凯恩斯诞生的时候,工业革命已经进行100年了。经过100年的发展,欧洲作为全球地理政治上一个非常偏小的一个区域,变成了全球经济和政治的一个统治者。100年来,整个欧洲文明经历了从农耕文明向工业革命的一个大规模的跃进时期。到了19世纪末的时候,当时很多的人文学家和政治家认为说:100年过去了,工业革命把旧世界全部推翻了,人类进入到了一个欣欣向荣的一个黄金时期,好像所有的政治经济问题都已经被解决掉了。但是你没有想到的是,接下来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然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到凯恩斯去世的时候,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摧残以后,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更不确定的时期。 凯恩斯的一生对他的祖国英国来讲更加是百感交集,当他诞生的时候,大不列颠帝国统治了印度,在全球有很多的殖民地,所以它有一个名词叫做日不落帝国,是全球的第一大经济体。 但是,当他去世的时候,英国已经变成了一个二流国家,英镑被美元替代,美利坚替代英国成为了全球经济的一个新的霸主。对英国来讲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的转折时刻,凯恩斯的一生就在这样的波动之中。他的所有的理论也是对这些所有变化所发生的一次理论和理性意义上的一个应对。 凯恩斯的这本《通论》发表在1936年,那是个什么时候呢? 在1929年的时候,从美国到欧洲发生了一个大萧条,在经济史上非常有名,叫1929大萧条。在1929年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面,从美国到欧洲经济陷入到了一个滞胀的一个状态,各个国家的失业率非常高。英国在1930年到1935年的六年时间里面,他的国民的失业率超过了20%。 所以在那个时候整个西方世界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该怎么办,认为很多人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推导的资本主义覆灭的那个时刻好像已经到来了,洪水真的开始蔓延整个欧洲的世界。 这个时候凯恩斯发表了《通论…… 阅读全文

《资本论》热血青年马克思

2019-08-21 13:02:12

摘要: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是过去200多年来影响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力量。不管你是喜欢马克思或者讨厌马克思。每年经常会有一些学术机构评选一件事情,比如说,过去1000年里面影响人类文明的前100个人,或者过去300年来影响人类文明的前100个人,马克思往往是第一名,要么就是前五名。 所以,你永远没有办法绕开这个伟大的德国哲学家和他写的这些作品。 一、马克思主义 什么叫主义呢?主义就是它存在的一种先验性的结论。我们认为这个结论本身是不容置疑的,我们所要做的事情是通过怎样的路径去完成这个主义所提供的一个终极的结论。 这样的思想的形成实际上最早是从黑格尔提出了绝对真理以后慢慢成为了一种现代人的意识,所以跟主义相关的东西都带有强大的先验性。 当我们在自己的生活工作中面对一个主义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极大的一个警惕性,因为任何的主义的背后都有带有一种先验性存在,关键问题是我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去思考这些先验性的东西,你对它的认识和理性的判断成为我们跟任何一个主义之间的一个关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写《共产党宣言》的时候,那一年是1848年,马克思三十岁。 二、剩余价值的发现 《资本论》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理论作品,或者说是一本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作品,那么它的起点和所有的经济学理论一样的。 马克思认为说,所有的经济行为都可以归结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那么在这样的一个关系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劳动。亚当斯密也说,劳动、土地和资本是经济学的三个基本性要素。 劳动有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 比如说有一个工厂,我们是生产机床的,那么就会出现两类人。第一类人是在一线,用自己的双手去把这些机床给生产出来。 那么还有一类是谁?还有一类是购买了土地和购买了设备的那些人,我们把他叫做资本家,或者现在也可以叫做企业家。那么他们是干什么的?他们也在参与劳动,无非他们没有用自己的双手去参与这个机床的生产,而是通过资本和管理的方式参与了生产。 那么当一个机床被生产出来以后,摆在你面前就有一个问题了,机床所产生的价值是由那些用双手去劳动的那些工人所创造的,还是那些用资本投入来参与了这些经济行为的人所创造的?谁创造的价值更多一点呢? 马克思把这个价值分为两类,第一类叫第一价值,就是通过劳动来产生的价值;第二类马克思叫做剩余价值,你看这些资…… 阅读全文

《国富论》亚当·斯密

2019-07-07 17:57:47

摘要:一、亚当斯密创作《国富论》的背景 《国富论》是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之作。虽然人类发展了数千年,但经济学在人类历史上的出现只有近300年左右的时间。 真正把经济学独立出来的那个人叫做亚当斯密。他出生在1723年。 当亚当斯密诞生的时候,世界潮流是什么呢? 我们在欧洲地区看到了两个重大的变化。 第一个是人文革命,第二是经济革命。 人文革命叫什么?叫做启蒙运动。 亚当斯密诞生的时候,法国和英国出现了一些人,他们认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在此之前人是上帝的子民,我们所有的东西都拜托给上帝。但是启蒙运动告诉我们说,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是一个独立的存在,我们应该对自己负责任,我们应该建立自己的价值观,我们应该把我们的灵魂和命运托付给自己。 所以人文主义在18世纪慢慢成为了一种普世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摆脱了人对上帝的依赖,摆脱了公民对贵族的依赖,人变成了最大的上帝,人开始成为了自我的一个主宰者。 第二个是经济运动。 亚当斯密是诞生在英国,大家知道英国是工业革命的摇篮和发源地,在他诞生的时候出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从技术上来讲有两个重大的东西。 第一叫做蒸汽机。 当蒸汽机发明以后最大的改变是什么?改变了动力的发生。比如说人一天可以走100公里,如果这匹马呢?一天可以走200公里,人的交通和流通的路途就开始加大。马和牛它力量比人还大,所以马、牛的这些牲畜的驱动力带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当蒸汽机发生的时候,一辆火车一天可以开600公里,一下子人的运动的半径、货物运动的半径就开始大规模地增加。 第二是英国人发明的焦炭冶炼法,使得钢铁的产量极大的增加。 所以一方面是驱动力、动力发生了一个革命,第二是冶炼技术发生了革命,所以这两个东西都跟粮食没有关系,跟什么有关系呢?跟工业有关系,所以叫做工业革命。 当这两个东西发生以后,就会在城市里面出现了全新的组织结构叫做工厂。当工厂开始出现的时候,那就面临一个问题了:哪一家工厂它能够赚更多的钱?哪一家工厂它具有更大的效率性?工厂它存在的一种组织和管理的模式,它的内部管理模式应该是怎么样呢?国家跟工厂、人和工厂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呢? 当这些问题发生的时候,经济学它的诞生的土壤就开始发生了。 二、《国富论》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在《国富论》这本书中,除了研究这些经济要素、产业分工以外,他还谈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话……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