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ga

分类为历史的文章

《汉朝那些事儿》——楚汉争霸 3

2018-10-14 18:12:06

摘要:21、彭越:堪比泥鳅还要滑 彭越这个人前面虽然已经提过,他既然是张良三步走计划的第二步计划要搞定的人物,自然不是简单的人物。 先来简单地概括一下彭越这个人。彭越出生于贫困的农民家庭,少年时曾作为渔夫在巨野的沼泽里打鱼为生。后来见打鱼的生意实在难做,便借着打鱼的幌子,做起了打家劫舍的强盗勾当。杀人放火、奸杀淫乱无所不干。他因作风硬,下手狠,本事高,被人称为拼命三郎。再后来全国上下处于一片革命春风中,他也顺应形势的需要参加了革命,只不过他打上了革命的幌子,依旧守在他的地盘上,哪里也不去,别人也休想来找他的麻烦,否则就有好颜色看。 说白了他就是巨野一带的土霸王。 还好,这种逍遥的霸王生活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齐国的大将田荣对项羽在英雄大会分封的事不满(他没有被封为王),起兵反对项王。彭越也许是土霸王当久了,觉得很不过瘾,就忍不住出山了。 田荣见他是一个人才,便对他委以重任。彭越也知恩图报,帮田荣立下了不少战功。 后来,项王来齐地剿匪,田荣死于非命。彭越正走投无路时,接到了刘邦抛来的橄榄枝。就这样,一个有情一个有义,两人玉手一牵确定了君臣关系。因此,在项羽使劲攻荥阳时,作为真心归降刘邦的彭越来说,他也没闲着,充分发挥了流氓草寇的光荣作风,在外围跟项羽打起了游击,今天偷你的粮食,明天打劫你的军饷,后来拔你的营寨。总之让你吃饭饭不香,睡觉觉不安。只是当时项羽全力对付刘邦,哪里有时间来和他计较呢!这让彭越的胆子越来越大,听说项羽被刘邦骗到宛城去了,他乘此机会来了个大动作,一举拿下了下坯。 项羽这下不干了,他掉转兵马又来攻打彭越。 彭越算是摸到了老虎屁股了,他手下就那么点人,怎么敢跟项羽硬碰硬呢? 打不起躲不起么?彭越充分发挥了他游击战术的风格,跟项羽玩起了捉迷藏。今天躲到这里,明天躲到那里,反正越是深山老林他就越喜欢钻,据说从此他的绰号由拼命三郎变成了钻山豹。项羽正在气头上,开始还不惜一切代价去追,但追了一阵才悲哀地发现,这样追下去的结果只有一种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这样折腾来折腾去,项羽在不知不觉中已错过了楚汉之争的优势期,从此以后他由主动开始变为被动了。他现在只凭着自己亲手操作的这辆不断奔跑的马车在前进,哪一天这辆马车耗尽了最后一点力量,那么也就是一个时代终止的时候到了。可惜这一点当时项羽并没有察觉出来。 倒是钟离昧有点醒悟,他对项羽说道:跟彭越捉迷藏咱玩不起啊。一寸光阴一…… 阅读全文

《汉朝那些事儿》——楚汉争霸 2

2018-10-13 15:37:05

摘要:11、陈平:带刘邦速去彭城 司马卬投降还牵扯到了一个人,一个在楚汉之争中举足轻重的人物陈平。 陈平:男,汉族,阳武县(今河南省境内)人。绰号:采花大盗。为什么叫他采花大盗呢?因为他跟自己的嫂子有些故事。 这里就不谈陈平与其嫂子勾搭一事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陈胜吴广的起义给了天下众英雄一展才华和抱负的机会,这时,陈平顺应形势,也参加了革命。 陈平选择的第一位主子是陈胜亲自委任的魏地之王魏咎。魏王见他谈吐不凡又相貌堂堂,便给了他一个官职:太仆(掌管王车乘事务的官员)。 没想到陈平成了魏王身边的大红人后,便有人嫉妒起来,一些小人无孔不入地向魏王进谗言,说陈平脑后反骨之类的话。陈平知道魏地不能再留了,于是卷起铺盖被褥转投项羽去了。 那时的项羽已打败秦朝章邯的不败之师,正威不可当地向关中进军。而陈平却兢兢业业,几乎每战都小有建树,留给了项羽不错的印象。 不久,项羽打败秦军,又将刘邦赶出关中,便召开了英雄大会对各大功臣进行了分封。项羽在分封时,不公平之处甚多(很多王造反便是很好的证明),唯独对陈平给予了过高的封赏。当时陈平虽然还没有达到封王封侯的级别,但被项羽破格封为卿。 对于出道较晚、略有点微不足道的功绩的他来说,这个封号已经让很多人侧目了。按理说陈平知恩图报,自然会对项王忠心耿耿肝脑涂地了。事实上他也是这么做的。 这里不得不又提一下殷王司马卬。 原来司马卬也是对项王的分封不满的人之一,他认为以他的功劳被封个小小的殷王太大材小用了,而且项王的刚愎自用和傲慢自大也是他无法容忍的。因此,就在刘邦暗取陈仓进军三秦时,他曾一时心血来潮,也准备策划谋反。 项羽闻得风声,就派陈平带兵前去剿匪。陈平也不负项王重望,带兵到了朝歌,没有摆开架势打仗,而是直接和殷王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他当时以三寸不烂之舌说得殷王翻然醒悟,立马绝了反叛之心。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后来汉军压境时,他虽然顽强抗敌,但却中了韩信的雕虫小技,被樊哙抓住后,不得不投降刘邦了。 他投降事小,可就苦了陈平了。试想,当初司马卬造反的事是陈平来搞定的。项羽一贯作风是拳头底下出政权,主张是武力解决殷王的事。而陈平当时根据形势的需要,选择了智取的方式,结果不费一枪一弹就把事情摆平了。原本摆平了事,现在突然又生出变数来,项羽可不是好糊弄的。 我一定要把陈平的头拧下来当球踢。听说司马卬投降汉军后,多疑的项羽自然怒不可遏。 陈平凭…… 阅读全文

《汉朝那些事儿》——楚汉争霸 1

2018-10-07 16:20:19

摘要:1、坑杀:这次主角是项羽 前面秦始皇在求长生不老丹未果后,迁怒于所有的儒生,先后两次坑杀了数千名儒生。焚书坑儒事件惊动了世人,秦始皇的罪名从此又多了一项。 当然,集体坑杀活人并非秦始皇首创。早在春秋战国时,白起就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坑杀了赵兵四十万。然而,项羽似乎也不甘落后,把目标瞄准了章邯投靠过来的二十多万秦军身上。 章邯当年东奔西荡,四处镇压革命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用事实证明他率领的是一支铁打的王牌之师。军中的士兵多半是长年在骊山服役的囚人,长期的压迫和超负荷的劳动,练就了他们的铮铮铁骨,磨炼了他们的坚韧毅力,从而造就了他们非凡的战斗力。当他们从暗无天日的地底下释放出来时,他们的想法只有一个,只要给他们一口饭吃,他们就会在战场上拼到底。比起痛不欲生的服役,打仗算是轻松活了。有衣穿有饭吃还有军饷发(父母妻儿至少可以有保障了),如果表现得好的话,还可以升官发财。于是,他们就像一群高速奔跑永远不知疲倦的魔鬼,每一战拼尽全力,每一战奋不顾身,每一战都舍我其谁,也因此每一战都战无不胜。 而他们的顶头上司章邯也没有亏待他们,把获胜的战利品毫无保留地都拿出来分给了他们。宁愿自己没有衣穿,也要先给士兵们穿;宁愿自己没有饭吃,也要先给士兵们吃。这是一个多么体恤士兵的将军啊,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将军啊。将军这么爱护士兵,那么士兵同样也敬重将军了。人就是这样,你给予了别人很多,也会收到很多回报。所以,章邯万般无奈之下选择了归降项羽后,士兵们都选择了跟他不离不弃。 话题再回到项羽身上来,按理说项羽自己有军队大约二十万,再加上投降的二十多万秦军,他的军队已有四十来万了,这在当时来说已经是一个无敌的数据了。 在项羽的军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个革命士兵跷起二郎腿,对一个降兵说,给老子来捶捶背揉揉肩,给老子洗脚。呼来唤去,就好比他们的佣人一样,降兵们自然不服了。长此以往,矛盾就此激化升级,一种不和谐的声音在军中传播:投降的秦军想造反。 项羽一听不干了:想造反,那还得了?他说完这句话,向身边的英布和蒲将军使了一个眼色。就是因为这样一个杀气腾腾的眼神,二十多万降军一夜之间全部变成了僵尸。 第二天,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个仅存的将领闻讯捶胸顿足泪如雨下。也许是受这件事的影响,章邯从此不复当年的神勇。司马欣和董翳也再也没干出与其能力相称的事情来。也许在二十多万秦军被坑杀的同时,他…… 阅读全文

[推荐] 《秦朝那些事儿》——秦朝兴衰 2

2018-10-06 11:03:29

摘要:11、楚兴:项梁屡屡破章邯 在各路反秦武装当中,发展得最为神速的是项梁。 这哥们儿性格剽悍,但这段时期以来做事极为稳重。 这时那个英布在跟秦兵打了一仗取得胜利之后,带着自己的部队前来。这哥们儿虽然是劳改犯出身,也知道自己这个样子想当老大是不可能的。他觉得还是项梁牛,于是跟另一个哥们儿蒲将军一起,把手下的武装力量全打包给了项梁。 项梁一下就有了七万人,驻扎在下邳。项家的底子就这样打下来了。 这时,章邯的大军已经开到栗地。 项梁这时对章邯并不怎么重视,只是派了朱鸡石、馀樊君两人带着部队过去与章邯对垒。这两个家伙根本不是章邯的对手,只打了一场,馀樊君就死掉了,朱鸡石败回胡陵。 项梁很愤怒,把朱同志砍了。 项梁跟秦军接触的第一仗,就被打了一顿,心里很不服气。他知道,他必须取得击败秦军的一次战斗,否则,他在诸侯面前,同样没有面子。于是,他拿出他的杀手锏。 项羽就这样第一次站到了历史的前台进行表演。 项梁、项羽去攻打襄城。 哪知,襄城同样很坚固,项羽打了多日,费尽力气,这才拿下。项羽大怒之下,本性发作,下令把襄城军民都集中起来,坑之,向白起好好地学习了一把,也把自己的性格展现了一回。 项梁看到项羽拿下襄城,算是赢了秦兵一把,虽然那个坑之有点残暴,但也不管了。 此时,项梁经过多次的打探,知道陈胜确实死了,便决定召开一个大会来讨论,让谁来当楚国的老大? 于是,另一个牛人也出场。 这个牛人你也认识。他就是范增老人家。这时,他已经七十岁了。现在的人到了这个岁数,连国家领导人都退休了,可范大爷却才出来闯荡江湖。真是有志不在年少啊。 他对项梁说,陈胜不失败是没有道理的。本来六国灭亡,只有楚国是没有罪过的。以前楚怀王被张仪骗入秦国被杀,现在楚国广大人民群众都还很同情他。陈胜反秦,不拥立楚王后代,却自己当了楚王。他不死才是怪事啊。现在老大在江东起事,大家都过来投奔你,因为你是项家的后代。大家都相信你能立楚王的后代啊。 项梁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派人到处寻找楚王室的后代。最后找到一个叫芈心的孩子。这孩子现在的职业是放羊,据说这个放羊娃是楚怀王的孙子。反正当时没有DNA测试,说你是怀王的孙子,你就是楚怀王的孙子而不是别人的孙子。 项梁把这个放羊娃带回来,让他脱掉放羊娃的衣服,穿上楚王的袍子,就成了新一代的楚王。然后让陈婴当了上柱国,项梁封自己为武信君。 张良这时仍然抱着复国的幻想,…… 阅读全文

[推荐] 《秦朝那些事儿》——秦朝兴衰 1

2018-10-04 22:25:17

摘要:1、封禅:始皇帝求不死术 秦始皇绝对是个旅行家。 他在统一六国的第二年,也就是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就来个公款旅游,带着一批身边工作人员跑到陇西、北地,然后到鸡头山,兜了一圈这才回去。 这哥们儿经过这次出巡,觉得祖国大地风景很不错,也很享受,但交通实在不方便。他现在是驾着全国最豪华的座驾,一路可以狂奔,可路况太差。于是,他下令大搞公路建设。这个公路建设是以咸阳为中心修筑驰道,通往全国各地。 你一看这个驰字,就知道这路一定要能让他的马车狂奔,也算是当时的高速公路了。 这哥们儿也是个面子工程大师级人物。觉得自己光到处乱跑,最后什么也没有留下,以后谁知道自己到过那个地方?于是,为了让后面的人都知道,大秦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兼伟大导师嬴政同志的光辉足迹曾经到过某处,就叫大家在他到过的地方都立块石碑。这块石碑还是比较复杂的绝对不是简单地刻几个到此一游就完事,而是要把他的功德夸张一番,然后再刻上去。 这么玩了一大圈,他觉得应该玩出个新意来,玩出个只有皇帝才能玩的的创意来。 于是,他决定到泰山去,搞个封禅活动。 封禅可不是谁想做就做。天下有资格举行这个活动的只有皇帝。而且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这个资格的,必须是德高望重,百年一遇的好皇帝才有资格主办这个封禅。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封禅两个字,但对这两个字的具体意思可能并不知道。其实很简单,封就是祭天,禅就是祭地。皇帝去祭天祭地之后,就可以表示,自己屁股下的这个宝座是老天爷赋予的,可不是你们小老百姓说了算的。你们得好好地听老子的话,老子是上天的儿子,不是凡人的儿子啊。你们才是人类的儿子。 据说当年齐桓公也想牛哄哄地爬到泰山顶上搞个活动。但管种反对。他把传说中到泰山封禅的人物都一一列举出来,最后一个封禅的就是周成王。于是,他得出一个结论,只有受命于天的人,才可以搞封禅,你小白同志现在就任的这个齐侯,还得周王朝中央发一张任命书。你有资格封禅吗?而且人家封禅的前期还有很多特异的事情发生,比如嘉禾生出,凤凰来仪等。这些异象齐国出现过吗?那时的齐桓公还是很诚实的。如果放在现在的很多官员那里,估计管仲说出这话没几天,报纸就在头版头条上大力报道,凤凰出现了。出现在哪儿?在某个山区那里,目击者很多。不信你可以去问。小白当时没有搞假,于是就只好作罢,认为自己真的没有这个命。 为什么要到泰山去搞这个活动? 这个活动不管怎么说,也是一项礼仪…… 阅读全文

《说战国》贾志刚——天下归秦3

2018-09-22 16:17:02

摘要:21、李牧:骄敌之计定北方 不过,秦国高兴得有点太早了。秦国高层以为廉颇走了,赵国就没有牛人了。哪知,又一个牛人从赵国登上历史舞台。 这个人就是李牧。 据说李牧也是嬴姓,算起来与秦王室的祖先还是很有瓜葛的。也许一千年前,他们还是一家人。可现在他们是敌人。 李牧此前一直在赵国军界任职,按说这样一个历史牛人,早该出名才对。他没有出名的原因是因为一直在赵国的北部边境那里站岗放哨,任务是抗击匈奴的入侵。秦嬴跟匈奴似乎是天生的敌人。早在秦国创业之时,最先跟他们死磕的就是匈奴的祖先。现在赵国这支秦嬴的后裔,虽然从秦嬴分离出去,却仍然没有摆脱与匈奴打交道的宿命。 历史已经多次证明,匈奴是一个很难缠的部落。 李牧就是长期跟这样的部落交手。如果没有点水平,能跟匈奴玩到现在吗? 当时赵国在忙着跟秦国打来打去,国家几次差点被灭了,高层根本无力去管北部的事务。于是,李牧就成为赵国北部边防的最高领导人,手中的权力很大,不光人事任免权,连税收权力也由他掌管。 这哥们儿对士兵们很好,每天都杀几头牛来给大家吃,让大家的生活过得很不错。而且他让部队都必须会射箭骑马(当时大家打仗基本还是用兵车),看好烽火台,还不断地派侦察兵四处深入匈奴境内把对方的情况摸清楚。 他对大家说,如果匈奴人入侵,我军就立刻带着人马、牛羊以及其他物资,全部退入营垒中死守。谁敢抓他们的俘虏,我就杀死谁。 匈奴人听李牧有这么一条训示,都笑了。他们频频入侵,每次赵国的军队都点起烽火,然后紧急带着所有的东西躲进营垒。这么坚持了几年,双方都没有什么损失。 所以,很多人都觉得李牧这样做,实在是太保守了。堂堂大赵帝国的大兵,怎么怕匈奴怕到这个样子?才看到人家出动就躲着头都不敢抬。 最后连赵王都派人过去把他狠狠地批评了一把。说你也太胆小了。 哪知,胆小的李牧面对赵王的批评却一点儿不胆小了,你骂吧,我就是不听。继续胆小政策不动摇。 赵王一看,就生气起来,立马把他换掉。新任的将领一到任,立刻修改李牧的部署,下令向匈奴进攻。结果损失惨重。匈奴连胜了几场,觉得赵国也不过尔尔就这个战斗力,难怪被秦国打得屁滚尿流。于是,更加放肆地骚扰赵国的边境,让赵国很痛苦。 赵王只得再请李牧出场。 李牧这时也很生气,就说:我病了。不能见使者。 但赵王执意要请他出来。 李牧就提出了他复出的条件:必欲用臣,如前,乃敢奉令。意思是必须让我继续胆小政策,否则,你杀了我,…… 阅读全文

《说战国》贾志刚——天下归秦2

2018-09-16 21:13:23

摘要:11、上党、一块飞地引血战 楚考烈王刚当上国家元首,也怕秦国来打,就自觉地把州陵划给秦国,表达了热爱和平的良好愿望。 楚国不愿跟秦国翻脸,其实秦国也更不愿在秦楚两国之间闹不愉快。 秦国确定了远交近攻的策略,而这个策略的核心又是先弱后强,把弱的都吞下去了,自己也就跟着强壮起来,然后再全力对付强国,那就容易得多了。否则,全凭情绪去打仗,今天打这个,明天又惹那个,到头来仗是打了很多,但成绩就不可观了。 现在楚国虽然不算强悍,但它是传统大国,国土面积大,人口众多,战略纵深长,兵源也充足。如果逼得急了拼起命来,还真不好办。现在楚国主动修好,那是求之不得,深合秦国的利益要求。 楚国这边近期可以无战事了,那就继续打韩国吧。 白起带着部队继续攻击,拿下了野王,使得上党成了韩国的飞地。 上党虽然处于边缘地带,但白起围住上党,为后来那场大战的发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秦国本来对赵国是有所忌惮的,所以并不想马上跟赵国发生肢体冲突,而是打着不断蚕食韩国领土的主意,等国力进一步强大了,才跟赵国动手。 哪知,上党一役,加快了这个历史进程。 当时上党太守叫冯亭。当他看到秦国把上党通向韩国的道路都断绝后,就知道上党是守不住了。 他又不想向秦国投降,就对大家说:现在咱们通往首都新郑的道路已经被秦军封锁了。而秦军已经隆重开到。我们的救兵过不来,但我们不能等死啊。我想,不如把上党交给赵国。赵国拿了上党,秦国一定很生气。秦国一生气,就会去打赵国。赵国被秦国一打,就会倒向我们韩国。这样韩赵联盟就会形成。以两国的力量,完全可以对付秦国。 这哥们儿的想法其实是真的不错。 他立刻派出使者去见赵王,对赵王说:现在我们已经守不住上党了。本来我们想把上党送给秦国算了。可是上党的干部群众都不愿当秦国的公民,只想加入赵国的国籍。现在上党共有大邑十七个,全部献给赵国。 赵王一听,虽然觉得很好。可又想这事跟秦国有关现在你可以得罪任何一方,但千万不能得罪秦国啊,本来赵国什么事都没有,突然在秦韩两国事务中插上一脚,不知好不好啊。于是,他问了一下赵豹:我们要不要上党? 赵豹说:圣人甚祸无故之利。 这话就是说,圣人认为天上掉下的馅饼并不是好兆头啊。 赵王一听,有点不理解,又追问:这是上党广大干部群众热爱我们赵国才献给我们的。怎么说是天上掉下的馅饼呢? 赵豹说:秦国花了大量精力截断了上党的交通,其目的就是逼上党向他们投降。现在韩国不…… 阅读全文

《说战国》贾志刚——天下归秦1

2018-09-15 18:32:46

摘要:1、天才:白起首秀灭联军 白起隆重出场。 这哥们儿很早就在昭襄王手下混,一直是魏冉的马仔。 魏冉知道这哥们儿是个军事天才,但此前连魏冉都还在等待被提拔,所以,白起也就没有表演的机会。当然,随着魏冉的升级,他也跟着分官场红利,现在已经成为左庶长。以前秦国的庶长是很大的。可经过体制改革之后,其他职位的级别不断提高,而庶长却不断地下沉。 魏冉向姐姐推荐白起,说只有白起,才能让别人惧怕大秦帝国。 现在诸侯国已经有一段时间不怕秦国了。宣太后也必须搞点吸引世人目光的动作来,否则,这个位置就坐不稳。 于是,她同意弟弟的建议,让白起出来。何况白起也是芈姓,是楚国贵族的后代,跟宣太后算起来,也是亲戚关系。把枪杆子交给这样的人,可以放心。 就这样,白起接过任务,直奔前线,从向寿手里接过指挥棒,一口气便攻下了新城。 魏冉大喜,立即派人拿着一张任命书跑过去,送给白起,把他又提拔了两个级别:左更。要他再扩大战果。能打的就给老子打。 魏冉的目标是拿下崤函东部以及伊洛山地。如果那些地方还在韩国和魏国人的手里,秦国向东挺进的步子就会放慢。 韩国人做梦也想不到,秦国才刚刚割还武遂,低声下气地向他们求和,转眼就又嚣张起来,一举拿下新城。刚刚即位的韩僖王马上跟魏国联合起来,再次向秦军宣战,要坚决把秦国的攻势死死地堵住。 这个想法很不错。 而且他们前期的合作好像也很默契。 双方根本没有经过几个回合的会谈,就形成决议,组织了二十四万人的韩魏联军,开向抗秦前线。 此时,白起手里的部队只有韩魏联军的一半,数量对比极为悬殊。 按照简单的数学算法,这一战肯定是白起被打得不能起来。 但战争不仅仅是小学算术,还有很多因素。其中人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面对两国二十四万联军,兵坛新秀白起一点儿不怕。虽然他的眼前,敌军浩浩荡荡。但他并没有正眼去望一下。他只是冷静地看着这支两部与他们的敌人,然后找出他们的弱点。 作为天才军事家,他的眼是很毒的。 韩魏两国联军在白起的眼里,出现了一个致命的软组织。 两个国家的军队虽然是杀向同一目标,但他们的步调并不统一。 于是,两国就存在着相互踢球的问题,都想让对方先打冲锋,以便保存自己的实力。因此,当两国联军开到新城前线时,并没有马上发起进攻,而是先吃饭洗脚睡觉,能拖着就尽量拖着别的事可以抢先去做,打仗还是落后的好。 白起知道,完全可以对两国联军来个各个击破。 他在正面设疑兵牵制敌人…… 阅读全文

《说战国》贾志刚——破齐残楚3

2018-09-09 11:23:15

摘要:21、教训:三个都死于非命 话说此时此刻,魏国的姑娘比较受欢迎。 为什么呢? 第一,魏国是晋国的继承国,战国初期实力强横,令人尊重。 第二,尽管魏国列为诸侯的时间比较短,可是人家是毕公高的后代,血统高贵。 第三,魏国姓姬,跟周边四大国齐、楚、赵、秦都能通婚。 第四,魏国在天下的中央,离大家都近。 总之,娶个魏国姑娘回来,有面子,还实惠。所以,我们突然发现:秦武王的娘是魏国人,楚怀王的娘是魏国人,赵武灵王的娘也是魏国人。三个王的娘都是魏国人,合称魏三娘。 魏三娘的三个儿子都死于非命,各有各的教训。 秦武王是个有优点的人,他力大无穷,勇猛善战,如果作为一个士兵或者将军,这都是混饭的好把式。 但是,可是,然而,作为一个统治者,这就成了不需要的累赘。 因为自己有特长,就总想炫耀自己的特长,就总想发挥自己的特长,而且喜欢与自己一样有特长的人。所以,各国大力士就成为秦武王宠爱的人。秦武王就是因为要展示自己的特长,结果被砸死了。 那么,如果他不被砸死呢?他会带来以下的问题: 他会喜欢作战,并且亲自冲锋陷阵,并且以为自己无敌于天下。于是,他就会犯险,就会让自己置身于险境。为了保护他,军队的阵形就会乱,进而全军大乱,导致战败。事实上,很多勇猛善战的君主就是这么死的。 他会喜欢勇士并且重用他们,那么秦国的高层到最后可能就是一帮勇士,一帮有勇无谋的人,这样秦国离灭亡就不远了。事实上,后代有专业技能的皇帝通常都没有好结果。 当治理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具有某项专业技能的时候,通常他就会放大这种专业技能的重要性。譬如一个农业专家管理国家,他就会无限强调农业的重要性,工业就会被放在次要的位置。譬如一个电力专家管理国家,他要做的一定是到处建电站,而环境保护就会被忽视。凡此等等,都是如此。 所以,一个国家最好不要技术人士治国,而要法律人士或者经济学家治国,甚至学中文的或者什么也不会的都行。 世上没有免费的晚餐。这,就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了。可惜的是,楚怀王没有学过古希腊经济学。可惜的是,楚怀王也没有学过免费的才是最贵的这样英明的论断。 骗子靠什么骗人?不是智商,而是利用人们贪便宜的心态。被骗的,通常都是因为贪图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如果一个人坚信天下没有免费的晚餐,如果一个人坚决不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如果一个人坚持有付出才有所得,那么,这样的人你是没有办法欺骗的。 遗憾的是,楚怀王不是这样的人…… 阅读全文

《说战国》贾志刚——破齐残楚2

2018-09-02 17:09:30

摘要:11、田文:秦国想立他为相 大家或许对田文这两个字感到陌生,但对孟尝君三个字会很熟悉的。孟尝君的名字就叫田文。 田文是田婴的儿子;田婴是齐威王最小的儿子,是典型的太子党系列。按道理说,这哥们儿属于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爷爷是国家第一把手,老爸是军方的高级将领,从一出生就过着贵族的幸福生活。 哪知,他生不逢时。他不但是田婴二奶生的,而且生日还是五月初五。现在谁生在五月初五那是一点儿事也没有的,可古代人是很忌讳这个日子的。 田文的老妈舍不得丢,硬是偷偷把他养起来。 田文长大后,他的老妈让他的哥哥们带着他去见老爸。 田文说:必受命于天,君何忧焉。必受命于户,则可高其户耳,谁能至者!意思是,既然是老天决定而不是门户决定的,那还怕什么?如果是由大门决定的,最多给大门加高一点儿不就完事了?我就不信人真的能长得超过它。 田婴一看,这小子的思想水平还真不错,那就不处理了。 田文这才把他这次胡说的主题阐述给老爸:老爸啊,你当齐国的总理都这么多年,好像经历了三代国君了。可现在的成绩如何呢?齐国的版图仍然是老样子,而我们家小金库的金银却堆得像小山。而且我们田家的门下,除了那些做家务的勤杂人员外,连个牛人也没有。现在老爸的二奶们可以把名牌服装当抹布用,而天下的贤人却只能穿着地摊上卖的冒牌货;我们家的工作人员天天过着腐败的幸福生活,可那些有水平的贤人都却只能靠野菜填满肚皮。你现在天天搜刮财富,想留给那些连自己都不知道该如何称呼的人,却忘记了现在齐国的生存环境。这是做总理该做的事吗? 田婴虽然很贪,但田婴不是笨蛋大多数贪官都是高智商人士啊他听了这个儿子的话,觉得这小家伙比他的那些儿子真的强了不止一个档次。于是,开始重视他起来。 最后,他把家事大权都交给田文。 田文就这样,靠着老爸贪污来的财富开始了他养士的大事业。他天天坐在大堂那里,像五星级宾馆的大堂经理一样,接待从各地来的宾客。只要有点儿水平的人,投到他这里来,他都会给一碗饭吃。 大家一看,到田文那里就可以白吃,当然都跑了过来,跟田文过着幸福的生活。 田文就这样,天天当热情好客的官N代,名字在人气排行榜上大幅度上升,天天狂涨不停。而且这些来混饭吃的人,各国都有。于是,田文在各国的高层中也很有名声。那时没有公务员考试,要想去当公务员,过着衣食无忧的新生活,主要有几个途径:一是你本来就是官二代,靠前辈积累下来的人脉,去混个一官半职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