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4 11:46:40
摘要:1、终向南 打趴蔡国救郑国
楚成王熊恽任用子文做令尹,励精图治,修明国政,有称霸的雄心壮志。听说齐桓公出兵援救邢国,又帮助卫国重建,四方颂扬之声一直传到楚国,心中便闷闷不乐,对子文说:齐侯广施恩德,沽名钓誉,正是人心所向。我蛰居汉水以东,德行不足以使人向往,威望不足以使人慑服,当今之时,有齐无楚,实在让我蒙羞!
子文回复说:齐侯担任诸侯之长,苦心经营霸业,到现在将近三十年了。他以尊崇周王为名,所以诸侯乐意归附,不可匹敌呀。郑国地理位置处于南北之间,是中原的屏障,大王如果想要吞并中原,非得到郑国不可。
郑伯得知楚国攻过来,派人去齐国求救。
管仲说:我们几年以来,击退北戎救助燕国,扶立鲁君存续鲁国,帮助邢国修筑城池,重新给卫国封地立国,施加恩德于百姓,传布大义于诸侯,如果要动用诸侯的兵力,现在正是良机。您与其去救郑国,不如干脆攻打楚国。讨伐楚国就必须召集各路诸侯。
齐桓公问:召集各路诸侯,楚国必然有所防备,有必胜的把握吗?
管仲答:蔡国得罪了您,您一直想要讨伐它。楚、蔡两国接壤,我们以讨伐蔡国为名,乘机攻打楚国,这就是《兵法》所说的出其不意。
原来,蔡穆公先前将自己的妹妹嫁给齐桓公为第三夫人。有一天,桓公和蔡姬一起登上小舟,在水池中游玩,以赏花采莲为乐。蔡姬和桓公戏耍时,用水泼洒桓公,桓公让她住手。蔡姬知道桓公怕水,又故意摇晃小舟,水溅到桓公的衣服上。桓公生气地说:婢女不能服侍国君!便让竖貂遣送蔡姬回国。蔡穆公见此情形,发怒说:已经嫁到齐国,又被送了回来,这是断绝关系了。竟然把自己的妹妹又嫁到楚国,做了楚成王的夫人。桓公为此对蔡侯深恶痛绝,所以管仲提到了这件事。
这时,楚军再次来到郑国,郑文公准备求和,以使百姓免于遭受兵灾。大夫孔叔说:不行。齐国为了我们郑国,正要和楚国开战。齐国对我们有恩德,背弃齐国会有后患,应当坚守以等待救兵。于是再派使者到齐国告急。
桓公将计策告诉了使者,让他对外宣称齐国救兵即刻就到,以减弱楚军的攻势,到了约定出兵的日期,不管是郑国国君还是大臣,率领一支军队出虎牢关,到上蔡会师,等候诸侯大军集结,一起协力攻打楚国。于是桓公约了宋、鲁、陈、卫、曹、许国的国君,让他们都要按期起兵,名为讨伐蔡国,实为攻打楚国。
几天后,齐桓公的军队到达上蔡。七路诸侯也陆续都到了,一个个亲自带兵前来助战,军威雄壮。七路诸侯分别是:宋桓公御说、鲁僖公……
阅读全文
2018-05-13 19:53:39
摘要:21、超精彩 管子小白论缺点
齐桓公对管仲说,老实对你讲,我这个人,有三样很大的坏毛病,据你看,我真的还可以做大事业,可以担当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吗?
管仲说:臣未得闻。我还没有听人讲过你的缺点老实对你讲,我这个人,有三样很大的坏毛病,据你看,我真的还可以做大事业,可以担当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吗?管仲说:臣未得闻。我还没有听人讲过你的缺点。
我真不幸,平生癖爱出去打猎,不管白天夜里,喜欢猎捕禽兽为乐。每次打猎,一定要猎获到很多动物,才肯回来。所以使各国来的大使,等了很久也见不到面。政府里的百官和担任公职的人们,没有机会向我汇报请示。因为我只管好玩。不喜欢办公做事。
管仲说,恶则恶矣,然非其急者也。这种习惯,坏是很坏,但还不是最重要的关键。
齐桓公又说,第二我很不幸,喜欢喝酒,白天夜里,连续地喝。那些外国使节,根本见不到我的面
管仲说,这也是很坏的恶习惯,但还不是最关键的。
齐桓公再说,第三我有很不好的禀性污点,非常喜欢女色,而且乱来。因此,在长辈中的阿姑,平辈的姊妹,都有被我污染的,就不能出嫁了(这就是古代大家族社会的阴暗面)!
管仲说,这是坏透了的习惯,但还不算是最重要的关键。
齐桓公听到管仲这样答复,真的奇怪,用一副怪模怪样的眼光,很紧张地问管仲,你说我有这三样很坏的恶习惯,都还可以担当领导国家的大任,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的事呢?
管仲说:人君唯优与不敏则不可。优则亡众,不敏不及事。做一个国家主体的领导人,最要紧的不是一个优哉游哉,如果一个君王有优柔寡断、没有智慧、拿不定主张的个性,同时,又不够聪明,碰到事情,反应不敏捷,有这两种毛病,实在不足以担当治国的重任。因为优柔寡断、马马虎虎,使部下轻视,失去崇敬信仰的重心,能干肯干的人才就别有作为了。如果碰到事情,反应不灵敏,缺乏决断,糊里糊涂,那还能做什么事呢?
22、曹刿论 一鼓作气退齐师
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此前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齐桓公对鲁国帮助公子纠这件事情耿耿于怀,所以决定再揍一次鲁国,结果这一次就曹刿论战,齐国被揍了。
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
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
……
阅读全文
2018-05-12 22:44:19
摘要:11、郑国狠 打完北戎打宋国
郑国宋国很快又刀兵相见了。为什么要打?因为公子冯一直在郑国受到庇护,公子冯一日不死,宋殇公一日不得安稳。
郑庄公也明白这个道理,他不能抛弃公子冯,一个是道义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也在投资,万一将来宋国内部发生大的变动,到时他就护送公子冯回国继位,那以后宋国还不得天天跟着郑国混?
前714年,郑庄公决定先发制人。他当时任周王朝的左卿士,便伪传天子诏书以宋殇公对天子不恭敬的借口讨伐宋国。当然,这个借口也是扯淡,当时很多诸侯都不鸟周天子了。
在这个当口,边报传来:北戎人入侵了。郑庄公有点犯憷了:戎人以骑兵和步兵为主,我们都是车兵,我怕他们会包抄突袭我们。这时他的次子公子突进言道:戎兵都没有文化,战术素养很差,我们只需要派一些老弱病残去诱敌,一交战就诈败,丢弃财物,同时在后面设下三道埋伏,引他们前来,戎兵轻率而不整肃,贪心而不相互亲爱,战胜时各不相让,战败时各不相救。在前面的人见到财物俘虏定然急于前进,前进而遇到伏兵必定快速逃跑,在后面的人不加救援败兵就没有救应。这样我们就能获胜了。
郑庄公听后大喜,他一直认为这个儿子最像他,因此最喜欢这个儿子。
第二天,郑庄公依照公子突的计策行事,郑军诈败,戎兵果然没什么智商,一边哄抢财物一边钻进了包围圈,伏兵四起,戎兵大乱,后面的一看前面的中埋伏了果然是掉头就跑,才不管什么救援。一切都在公子突预料之中,郑军大获全胜。
前713年,郑庄公与齐僖公、鲁隐公在中丘相会结盟,六月,三国联军开始攻打宋国。郑国军队打宋国跟玩似的,很快攻入郜邑、防邑,郑庄公格局很大,将这两个地方都让给了鲁国,令鲁国感恩戴德。
宋国有亡国之虞,宋殇公急得团团转,这时,司马孔父嘉(孔子的六世祖)献计道:郑国此次精锐全部来了,都城肯定空虚,我们派一支队伍奇袭郑都,郑军必定回师。此计堪称春秋版的围魏救赵,宋殇公大喜,依计而行。
于是孔父嘉带领一支宋军悄悄出城,并向关系一直不错的卫国、蔡国求援,两国也派了援兵前来,三国军队攻入郑国,在郑都荥阳附近逗留了两日,听说郑庄公的军队回来了,宋国之围解了,战略目标已达成,便率军准备返回宋国。
不料在回宋国的路上,路过一个小国戴国时,戴国不仅不让路,还登城据守。孔父嘉怒了:郑国比我们强,我们怕他也就算了,你戴国什么鬼?也敢来阻拦我们。
于是宋卫蔡三国联军一起进攻戴国,本以为三下两……
阅读全文
2018-05-07 20:29:35
摘要:1、岐山震 周公召公骂幽王
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发生岐山地震,震级7.9。
岐山在哪里呢?在今时陕西宝鸡市岐山县境内。宝鸡市还有一个称呼,就是暗度陈仓的那个陈仓。
这么严重的地震,整个周朝为之震恐啊。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地点太特殊了。
要知道,岐山是周朝的发家福地。用后来的话说,那就是周朝的龙脉啊。龙脉崩了,那不是要倒大霉了吗?
当时的太史伯阳父第一时间跳出来唱衰周朝。太史啊,是掌管史籍的,当时的地位相当的高,那就相当于今时今日的国家社科院院长啊。
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国之征也。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天之所弃,不过其纪。(《史记周本纪》)伯阳父连时间都给预测了,十年亡国。果然如此吗?
2、博一笑 幽王烽火戏诸侯
提起周幽王,大家都会想到褒姒这样一位美人,熟悉她的人们都知道这位美人不经常笑,常常都是冷冰冰的,而一提到红颜祸水这四个字,褒姒总是逃脱不了这个罪名,这个美人在刚出生的时候,父母就将他抛弃了,之后她由养父母抚养长大,在当时正好发生了地震,民不聊生,县长赶快上报。
可是当时的幽王正在急于充实后宫,想要给后宫多添加一些美人,于是便直接将他打入了监牢,这可让县长公子急坏了,迟迟没有等到父亲的消息,最后换来的却是这个坏消息,当时他们全家因为这件事情花了很多钱,找了很多关系也没有想到能把他爹救回来的方法,有人和公子说,幽王喜欢美人,如果这个时候能给一个美人,一定可以将他爹救出来。
公子实在没有有找到办法,于是便回家了,这个消息被自己母亲听到之后,便想到了褒姒,于是就跪在褒姒面前,求她救救公子的爹,之后她便被献给了周幽王,当时的周幽王一看到褒姒这么一个美人,便十分喜爱,于是就放了县长。褒姒进宫后,周幽王十分喜欢,但是却发现褒姒很少笑,但是一露出笑容,就能迷倒一大片的人,当时的周幽王对这个冷冰冰的女人很感兴趣,但是无论怎么逗她笑,她都不会笑。
这让周幽王真的是没有办法,于是便下令,谁能让褒姒笑出来,一定重重有赏。这样一来就有了我们熟知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了。
周幽王为进一步讨褒姒,废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册封褒姒为后,褒姒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并下令废去王后的父亲申侯的爵位。申侯得到这个消息,先发制人,联合缯侯及西北夷族犬戎之兵,于公元前771年进攻镐京。周幽王听到犬戎进攻的消息,惊慌失措,急忙命令烽火台点燃烽火。烽火倒是烧起来了,可是……
阅读全文
2018-05-06 13:41:03
摘要:如果有人问你,中国历史上哪一个时代最不可缺失?如果只能留下一个,应该留下哪一个?
或许很多人会说北击匈奴的大汉、八方来朝兼容并蓄的盛唐、是第一次统一中国的强秦、或是被冠以富庶繁荣达中国历史巅峰的大宋
有一段历史总容易被人忽视春秋。但它恰恰是那个最不可或缺的。因为它:
足够有戏、有料:晋楚争霸、秦晋联姻;齐桓公为何没报一箭之仇?范蠡何以功成身退?伍子胥、勾践、西施又怎样登上历史舞台实在是有太多精彩故事了!
足够有文化:中国人日常说的成语,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大部分都是这个时期出现的。
足够有影响:影响中国历史文化,甚至影响整个东亚的孔子及儒家文化诞生于春秋时期。可以说春秋时代孕育着中华文明思想根源。
不过,每个人似乎都能谈一点春秋故事,但又不那么熟悉。论IP的话,更不如三国、西游记那样流行。原因在于:
1 文言门槛:文言不过关,原文看不懂。
2 碎片阅读:对历史脉络并不熟悉,未能欣赏历史全貌。
3 历史复杂:春秋时期出场人物众多,人物关系纷杂。
4 通俗滞后:缺少优秀的通俗文学整理,影视化成本高,难度大。
贾志刚的《说春秋》系列,前后一共七册
四大亮点:
第一:现代人视角带你无距离看懂春秋
比如在谈到宋襄公指挥泓水之战时,宁可遵循仁义而败而不愿破坏仁义而胜时,作者没有仅就历史谈历史,而是用现代话语做类比帮助理解,称这种行为犹如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第二:详实的内容让你完整了解真实的春秋
作者是建立在《诗经》、《左传》、《史记》等信史文献基础上,而抛弃了《东周列国志》的杜撰和演义,对平王东迁至三家分晋的三百多年春秋史进行了重新梳理。
第三:细节的挖掘帮你解读春秋
细节是魔鬼,作者力图从历史深处找出被人有意无意埋没的玄机和真相,让剧情有理可寻。例如城濮之战中,在描绘陈蔡联军溃散时,作者专门为读者解读《左传》中使用的词奔,称一个奔字,无比传神,就是没命一般逃跑,根本不回头,用一个字定格了这场跨时代意义战争的胜败。
第四:小说家的才华让你畅读春秋
这系列书不是教条式的讲正史,但又绝不是戏说。文字间的搞笑和幽默十分引人入胜。同样是城濮之战,描述晋军统帅先轸吐槽楚军右路陈蔡联军是该上山头当拉拉队,称晋军披着虎皮的马忽悠不了人却可以忽悠马。
春秋,为什么叫春秋?
这是因为当初孔子根据鲁国的史书编修了这段时间的历史……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