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ga

标签为春秋的文章

《说春秋》贾志刚——晋楚争雄1

2018-05-26 19:16:22

摘要:1、救宋围 文公取曹卫两国 公元前632年年初,晋文公统率晋军主力逼近晋卫边境。他以曹共公当年对己无礼为借口征讨曹国,向卫国借道,为卫成公所拒绝。晋文公遂统兵绕道南河渡过黄河,接着乘机袭占了卫国的五鹿,同时进占敛盂,使晋军处于卫都楚丘东面约30公里处,东距齐之穀邑约120公里,南距曹都定陶约80公里。 晋军据此,西逼卫都,东威楚兵戍守之穀,南胁曹国,处于有利的战略地位。晋文公遂在此地展开外交活动,与齐昭公在孟举行会盟,结好于齐国。卫成公见晋齐联合,声势浩大,想请求与晋和好结盟,但为晋文公所拒绝。卫成公不得已向楚告急,遭国人反对,被驱逐出卫都。 晋军于是轻松地占领了整个卫国。卫国被晋攻灭,在诸侯中引起很大震动,鲁国本来是楚的同盟国,曾派兵援卫,这时也转而和晋、楚保持等距离。晋文公便利用这一有利形势,统军南下攻曹。同年三月,攻克了曹国都城陶丘(今山东定陶),俘虏了曹国国君曹共公。 晋军攻打曹、卫两国,原来的意图是想引诱楚军北上,解救宋围,伺机机动歼敌。然而楚军却不为所动,反而加紧了对宋都商丘的围攻。于是宋成公又派门尹般向晋告急求援。 这就使得晋文公感到进退两难:宋人告急,舍之则绝。告楚不许,我欲战矣齐、秦未可,若之何。即如不出兵驰援,既对不起当年过宋时宋襄公的礼遇,又势必失去宋这个同盟国,损害自己称霸中原的计划;但若出兵驰援,则原定诱使楚军于曹、卫之地决战的战略意图便将落空,且在齐、秦无意同楚交战的情况下,己方兵力有限,在远离本土条件下与楚军交锋亦怒难以取胜,另外这样做也违背了过去与楚王的誓约。 为此,晋文公再度召集大臣进行商议,新任元帅先轸仔细分析了形势,建议让宋国表面上同晋国疏远,然后由宋国出面,送厚礼给齐、秦两国,由他们进行调停,请求楚军撤兵。同时晋国把曹、卫的一部分土地赠送给宋国,以坚定宋国抗击楚军的决心。 先轸进而指出,楚国同曹、卫本来是结盟的,如今看到曹、卫的土地为宋所占,必定会拒绝齐、秦的调解。而齐、秦既然接受了宋国的厚礼,这时便会抱怨楚国不听劝解,从而同晋国站在一起,出兵与楚作战。晋文公对此计颇为赞赏,马上一一施行。 楚成王果然拒绝了齐、秦的调停;而齐、秦见楚国不给自己面子,也大为恼怒,便出兵助晋。 齐、秦都是当时的大国,他们放弃中立立场,不但使得晋楚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战略态势也有了巨大的改观,即楚国处于战线漫长、后…… 阅读全文

《说春秋》贾志刚——秦晋恩怨3

2018-05-20 11:23:22

摘要:21、宫斗戏 机关算计一场空 骊姬大获全胜,献公就着力培养奚齐了,没办法嘛,其他几个大儿子都被赶走了,同时让荀息做他的师父,因为荀氏家族家风比较谨慎,从不轻易站队,其他较为有实力的家族,郤氏家族的族长陪着夷吾逃亡了,狐家的狐突暂时蛰伏,两个儿子陪着重耳在北翟避难,剩下的大家也都挺安分,献公自以为国内这些势力都摆平了,把荀家列为各大家族之首,希望荀家能忠心恳恳的辅助骊姬和她的儿子奚齐,只可惜,他忘了一个最不应该忘记的人,这个人将把他身前布置的所有东西全部粉碎,让王室再次上演了悲剧。。。。。。 荀息自打被任命为上大夫,作为托孤大臣来主持政务,正想大展拳脚。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朝堂中一直沉默的另一派已经准备一场新的政变了。这一派就是原先三巨头的另两位里克和丕郑。在献公的时候,他们的位置还比荀息高,可惜在太子案中因为他们的站队错误,所以托孤的时候,根本没有他的位置。献公还忘了,里克现在仍然手握晋国的军权。里克的手中不仅有晋国下军,还有晋国上军,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上军的七舆大夫都是他的人,都唯他马首是瞻。献公一生算计别人,偏偏老了的时候犯了一个一生中最大的错误,没有夺取里克的军权。 献公走后,里克和丕郑早就已经秘密开始串联,暗下活动,准备推翻政权,把奚齐、荀息都给废了,把重耳弄回来。具体政变思路如下1、跟七舆大夫在国内做内应,2、去翟国煽动他们出兵,3、 联络上秦国摇旗呐喊。 优施准备亲自出马去摆平里克,何来如此自信?因为之前献公派他去恐吓过里克,里克那次惶恐懦弱的样子给他很深的印象,以至于从那以后优施就认定里克是一个软蛋。优施太天真了,他以为里克怕他,其实里克怕的无非是他后面的那个人,但是献公已经离去,现在,里克谁也不怕!所以天真的优施在里克家稀里糊涂就掉了脑袋,但这件事激化了里克一党提前动手,因为他们以为事迹已经败露了,搞政变的就怕自己的阴谋变成光天化日下的阳谋。 在献公死后不到一个月,也就是杀死优施的当天晚上,里克一党火速行动,派了一名武林高手去王宫。《左传》记载:冬十月,里克杀奚齐于丧次。 慌了,骊姬迅速召开会议,结论就是再立一个,大家要问了,怎么又来一个太子?原来骊姬的妹妹小骊姬三年前生了一个儿子,就叫悼子,正好这次派上用了,四人决定立悼子为国君。然后召集所有卿大夫全部到场,准备正式宣告悼子为晋国国君。里克接到通知还有点慌,找来丕郑合计之后又信心十足了…… 阅读全文

《说春秋》贾志刚——秦晋恩怨2

2018-05-19 10:57:31

摘要:11、骊姬党 优施二五一条船 故事说到这,其实献公还是挺开心的,为什么呢,狐家姐妹没有争权夺利的心思,大家都相处的挺融洽。问题就出在申生身上。 转眼申生就到十七岁了。晋献公心说该让他抢老婆了,就让他率领晋国军队讨伐骊戎。骊戎哪里是对手?被打得稀里哗啦。怎么办,投降吧。老规矩,送上美女来。 就这样,申生把骊戎国主的两个女儿给抢回来了。姐姐叫骊姬,妹妹叫小骊姬。回到晋国,申生去向老爹汇报工作。汇报完毕,献公很满意。临走,献公听说两个骊姬仙女一般,突然之间说想看看,这时候其实献公是真的只是想看看而已,这一瞧不打紧,献公口水当时就流下来了。然后他就控制不住他自己了直接把两个儿媳妇据为己有了。 过了两年,骊姬生下了一个儿子。有了孩子的骊姬对申生的态度就完全变了,本来骊姬应该是申生的女人,但是现在申生是她最大的敌人,因为她发誓要让奚齐成为太子。 现在围绕献公的几个儿子,大臣也开始纷纷站队了,每个家族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在这场新的权力斗争,有人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而有些人则从此被彻底泯灭在历史中。 晋国政坛围绕献公的儿子们基本分成4个派别:太子党、骊姬党、重耳派、夷吾派。 1.其中太子党的力量最强大,另外当时朝中最有权势的三个大夫有两个是支持他的,就是里克和丕郑,里克善将兵,是军队的实力派,在军中很有号召力。丕郑是里克的死党,也是他的智囊,另一个大夫荀息足智多谋。另外士家代表人物士蒍,就是无间道的操盘手也是坚定支持太子的。 2.重耳,未来的晋文公,支持的家族有、狐家、先家、赵家、魏家、栾家、胥家,而且这几个家族将来出来的都是名震中原的大人物。 3、夷吾,支持的家族最少,只有郤家 4、骊姬,一开始没有任何一个家族支持 但是骊姬这个女人不简单啊,她发誓一定要让自己儿子登上王座,她非常积极的联络朝中重臣和各大家族,但是效果很微弱,很简单的道理,你算哪根葱?人家凭什么放着太子的大腿不抱,来帮你?所以骊姬只能另辟蹊径,她看中了一个人,优施。所谓优,就是艺人,专门在宫廷里为君主表演的人。这个艺人姓施,所以就叫优施。优施很受献公的宠信,经常进宫来表演,因此跟骊姬姐妹两个也很熟。因为受献公宠信,外面的很多大臣也都愿意巴结他。 骊姬也不知道用了什么计策(很有可能是美人计)成功俘获了优施。优施还有两个好朋友,一个叫东关五,一个叫梁五,合称二五。二五也是献公的宠臣,优施花…… 阅读全文

《说春秋》贾志刚——秦晋恩怨1

2018-05-14 11:46:40

摘要:1、终向南 打趴蔡国救郑国 楚成王熊恽任用子文做令尹,励精图治,修明国政,有称霸的雄心壮志。听说齐桓公出兵援救邢国,又帮助卫国重建,四方颂扬之声一直传到楚国,心中便闷闷不乐,对子文说:齐侯广施恩德,沽名钓誉,正是人心所向。我蛰居汉水以东,德行不足以使人向往,威望不足以使人慑服,当今之时,有齐无楚,实在让我蒙羞! 子文回复说:齐侯担任诸侯之长,苦心经营霸业,到现在将近三十年了。他以尊崇周王为名,所以诸侯乐意归附,不可匹敌呀。郑国地理位置处于南北之间,是中原的屏障,大王如果想要吞并中原,非得到郑国不可。 郑伯得知楚国攻过来,派人去齐国求救。 管仲说:我们几年以来,击退北戎救助燕国,扶立鲁君存续鲁国,帮助邢国修筑城池,重新给卫国封地立国,施加恩德于百姓,传布大义于诸侯,如果要动用诸侯的兵力,现在正是良机。您与其去救郑国,不如干脆攻打楚国。讨伐楚国就必须召集各路诸侯。 齐桓公问:召集各路诸侯,楚国必然有所防备,有必胜的把握吗? 管仲答:蔡国得罪了您,您一直想要讨伐它。楚、蔡两国接壤,我们以讨伐蔡国为名,乘机攻打楚国,这就是《兵法》所说的出其不意。 原来,蔡穆公先前将自己的妹妹嫁给齐桓公为第三夫人。有一天,桓公和蔡姬一起登上小舟,在水池中游玩,以赏花采莲为乐。蔡姬和桓公戏耍时,用水泼洒桓公,桓公让她住手。蔡姬知道桓公怕水,又故意摇晃小舟,水溅到桓公的衣服上。桓公生气地说:婢女不能服侍国君!便让竖貂遣送蔡姬回国。蔡穆公见此情形,发怒说:已经嫁到齐国,又被送了回来,这是断绝关系了。竟然把自己的妹妹又嫁到楚国,做了楚成王的夫人。桓公为此对蔡侯深恶痛绝,所以管仲提到了这件事。 这时,楚军再次来到郑国,郑文公准备求和,以使百姓免于遭受兵灾。大夫孔叔说:不行。齐国为了我们郑国,正要和楚国开战。齐国对我们有恩德,背弃齐国会有后患,应当坚守以等待救兵。于是再派使者到齐国告急。 桓公将计策告诉了使者,让他对外宣称齐国救兵即刻就到,以减弱楚军的攻势,到了约定出兵的日期,不管是郑国国君还是大臣,率领一支军队出虎牢关,到上蔡会师,等候诸侯大军集结,一起协力攻打楚国。于是桓公约了宋、鲁、陈、卫、曹、许国的国君,让他们都要按期起兵,名为讨伐蔡国,实为攻打楚国。 几天后,齐桓公的军队到达上蔡。七路诸侯也陆续都到了,一个个亲自带兵前来助战,军威雄壮。七路诸侯分别是:宋桓公御说、鲁僖公…… 阅读全文

《说春秋》贾志刚——齐楚崛起3

2018-05-13 19:53:39

摘要:21、超精彩 管子小白论缺点 齐桓公对管仲说,老实对你讲,我这个人,有三样很大的坏毛病,据你看,我真的还可以做大事业,可以担当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吗? 管仲说:臣未得闻。我还没有听人讲过你的缺点老实对你讲,我这个人,有三样很大的坏毛病,据你看,我真的还可以做大事业,可以担当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吗?管仲说:臣未得闻。我还没有听人讲过你的缺点。 我真不幸,平生癖爱出去打猎,不管白天夜里,喜欢猎捕禽兽为乐。每次打猎,一定要猎获到很多动物,才肯回来。所以使各国来的大使,等了很久也见不到面。政府里的百官和担任公职的人们,没有机会向我汇报请示。因为我只管好玩。不喜欢办公做事。 管仲说,恶则恶矣,然非其急者也。这种习惯,坏是很坏,但还不是最重要的关键。 齐桓公又说,第二我很不幸,喜欢喝酒,白天夜里,连续地喝。那些外国使节,根本见不到我的面 管仲说,这也是很坏的恶习惯,但还不是最关键的。 齐桓公再说,第三我有很不好的禀性污点,非常喜欢女色,而且乱来。因此,在长辈中的阿姑,平辈的姊妹,都有被我污染的,就不能出嫁了(这就是古代大家族社会的阴暗面)! 管仲说,这是坏透了的习惯,但还不算是最重要的关键。 齐桓公听到管仲这样答复,真的奇怪,用一副怪模怪样的眼光,很紧张地问管仲,你说我有这三样很坏的恶习惯,都还可以担当领导国家的大任,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的事呢? 管仲说:人君唯优与不敏则不可。优则亡众,不敏不及事。做一个国家主体的领导人,最要紧的不是一个优哉游哉,如果一个君王有优柔寡断、没有智慧、拿不定主张的个性,同时,又不够聪明,碰到事情,反应不敏捷,有这两种毛病,实在不足以担当治国的重任。因为优柔寡断、马马虎虎,使部下轻视,失去崇敬信仰的重心,能干肯干的人才就别有作为了。如果碰到事情,反应不灵敏,缺乏决断,糊里糊涂,那还能做什么事呢? 22、曹刿论 一鼓作气退齐师 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此前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齐桓公对鲁国帮助公子纠这件事情耿耿于怀,所以决定再揍一次鲁国,结果这一次就曹刿论战,齐国被揍了。 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 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 …… 阅读全文

《说春秋》贾志刚——齐楚崛起2

2018-05-12 22:44:19

摘要:11、郑国狠 打完北戎打宋国 郑国宋国很快又刀兵相见了。为什么要打?因为公子冯一直在郑国受到庇护,公子冯一日不死,宋殇公一日不得安稳。 郑庄公也明白这个道理,他不能抛弃公子冯,一个是道义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也在投资,万一将来宋国内部发生大的变动,到时他就护送公子冯回国继位,那以后宋国还不得天天跟着郑国混? 前714年,郑庄公决定先发制人。他当时任周王朝的左卿士,便伪传天子诏书以宋殇公对天子不恭敬的借口讨伐宋国。当然,这个借口也是扯淡,当时很多诸侯都不鸟周天子了。 在这个当口,边报传来:北戎人入侵了。郑庄公有点犯憷了:戎人以骑兵和步兵为主,我们都是车兵,我怕他们会包抄突袭我们。这时他的次子公子突进言道:戎兵都没有文化,战术素养很差,我们只需要派一些老弱病残去诱敌,一交战就诈败,丢弃财物,同时在后面设下三道埋伏,引他们前来,戎兵轻率而不整肃,贪心而不相互亲爱,战胜时各不相让,战败时各不相救。在前面的人见到财物俘虏定然急于前进,前进而遇到伏兵必定快速逃跑,在后面的人不加救援败兵就没有救应。这样我们就能获胜了。 郑庄公听后大喜,他一直认为这个儿子最像他,因此最喜欢这个儿子。 第二天,郑庄公依照公子突的计策行事,郑军诈败,戎兵果然没什么智商,一边哄抢财物一边钻进了包围圈,伏兵四起,戎兵大乱,后面的一看前面的中埋伏了果然是掉头就跑,才不管什么救援。一切都在公子突预料之中,郑军大获全胜。 前713年,郑庄公与齐僖公、鲁隐公在中丘相会结盟,六月,三国联军开始攻打宋国。郑国军队打宋国跟玩似的,很快攻入郜邑、防邑,郑庄公格局很大,将这两个地方都让给了鲁国,令鲁国感恩戴德。 宋国有亡国之虞,宋殇公急得团团转,这时,司马孔父嘉(孔子的六世祖)献计道:郑国此次精锐全部来了,都城肯定空虚,我们派一支队伍奇袭郑都,郑军必定回师。此计堪称春秋版的围魏救赵,宋殇公大喜,依计而行。 于是孔父嘉带领一支宋军悄悄出城,并向关系一直不错的卫国、蔡国求援,两国也派了援兵前来,三国军队攻入郑国,在郑都荥阳附近逗留了两日,听说郑庄公的军队回来了,宋国之围解了,战略目标已达成,便率军准备返回宋国。 不料在回宋国的路上,路过一个小国戴国时,戴国不仅不让路,还登城据守。孔父嘉怒了:郑国比我们强,我们怕他也就算了,你戴国什么鬼?也敢来阻拦我们。 于是宋卫蔡三国联军一起进攻戴国,本以为三下两…… 阅读全文

《说春秋》贾志刚——齐楚崛起1

2018-05-07 20:29:35

摘要:1、岐山震 周公召公骂幽王 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发生岐山地震,震级7.9。 岐山在哪里呢?在今时陕西宝鸡市岐山县境内。宝鸡市还有一个称呼,就是暗度陈仓的那个陈仓。 这么严重的地震,整个周朝为之震恐啊。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地点太特殊了。 要知道,岐山是周朝的发家福地。用后来的话说,那就是周朝的龙脉啊。龙脉崩了,那不是要倒大霉了吗? 当时的太史伯阳父第一时间跳出来唱衰周朝。太史啊,是掌管史籍的,当时的地位相当的高,那就相当于今时今日的国家社科院院长啊。 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国之征也。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天之所弃,不过其纪。(《史记周本纪》)伯阳父连时间都给预测了,十年亡国。果然如此吗? 2、博一笑 幽王烽火戏诸侯 提起周幽王,大家都会想到褒姒这样一位美人,熟悉她的人们都知道这位美人不经常笑,常常都是冷冰冰的,而一提到红颜祸水这四个字,褒姒总是逃脱不了这个罪名,这个美人在刚出生的时候,父母就将他抛弃了,之后她由养父母抚养长大,在当时正好发生了地震,民不聊生,县长赶快上报。 可是当时的幽王正在急于充实后宫,想要给后宫多添加一些美人,于是便直接将他打入了监牢,这可让县长公子急坏了,迟迟没有等到父亲的消息,最后换来的却是这个坏消息,当时他们全家因为这件事情花了很多钱,找了很多关系也没有想到能把他爹救回来的方法,有人和公子说,幽王喜欢美人,如果这个时候能给一个美人,一定可以将他爹救出来。 公子实在没有有找到办法,于是便回家了,这个消息被自己母亲听到之后,便想到了褒姒,于是就跪在褒姒面前,求她救救公子的爹,之后她便被献给了周幽王,当时的周幽王一看到褒姒这么一个美人,便十分喜爱,于是就放了县长。褒姒进宫后,周幽王十分喜欢,但是却发现褒姒很少笑,但是一露出笑容,就能迷倒一大片的人,当时的周幽王对这个冷冰冰的女人很感兴趣,但是无论怎么逗她笑,她都不会笑。 这让周幽王真的是没有办法,于是便下令,谁能让褒姒笑出来,一定重重有赏。这样一来就有了我们熟知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了。 周幽王为进一步讨褒姒,废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册封褒姒为后,褒姒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并下令废去王后的父亲申侯的爵位。申侯得到这个消息,先发制人,联合缯侯及西北夷族犬戎之兵,于公元前771年进攻镐京。周幽王听到犬戎进攻的消息,惊慌失措,急忙命令烽火台点燃烽火。烽火倒是烧起来了,可是…… 阅读全文

《说春秋》贾志刚开篇

2018-05-06 13:41:03

摘要:如果有人问你,中国历史上哪一个时代最不可缺失?如果只能留下一个,应该留下哪一个? 或许很多人会说北击匈奴的大汉、八方来朝兼容并蓄的盛唐、是第一次统一中国的强秦、或是被冠以富庶繁荣达中国历史巅峰的大宋 有一段历史总容易被人忽视春秋。但它恰恰是那个最不可或缺的。因为它: 足够有戏、有料:晋楚争霸、秦晋联姻;齐桓公为何没报一箭之仇?范蠡何以功成身退?伍子胥、勾践、西施又怎样登上历史舞台实在是有太多精彩故事了! 足够有文化:中国人日常说的成语,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大部分都是这个时期出现的。 足够有影响:影响中国历史文化,甚至影响整个东亚的孔子及儒家文化诞生于春秋时期。可以说春秋时代孕育着中华文明思想根源。 不过,每个人似乎都能谈一点春秋故事,但又不那么熟悉。论IP的话,更不如三国、西游记那样流行。原因在于: 1 文言门槛:文言不过关,原文看不懂。 2 碎片阅读:对历史脉络并不熟悉,未能欣赏历史全貌。 3 历史复杂:春秋时期出场人物众多,人物关系纷杂。 4 通俗滞后:缺少优秀的通俗文学整理,影视化成本高,难度大。 贾志刚的《说春秋》系列,前后一共七册 四大亮点: 第一:现代人视角带你无距离看懂春秋 比如在谈到宋襄公指挥泓水之战时,宁可遵循仁义而败而不愿破坏仁义而胜时,作者没有仅就历史谈历史,而是用现代话语做类比帮助理解,称这种行为犹如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第二:详实的内容让你完整了解真实的春秋 作者是建立在《诗经》、《左传》、《史记》等信史文献基础上,而抛弃了《东周列国志》的杜撰和演义,对平王东迁至三家分晋的三百多年春秋史进行了重新梳理。 第三:细节的挖掘帮你解读春秋 细节是魔鬼,作者力图从历史深处找出被人有意无意埋没的玄机和真相,让剧情有理可寻。例如城濮之战中,在描绘陈蔡联军溃散时,作者专门为读者解读《左传》中使用的词奔,称一个奔字,无比传神,就是没命一般逃跑,根本不回头,用一个字定格了这场跨时代意义战争的胜败。 第四:小说家的才华让你畅读春秋 这系列书不是教条式的讲正史,但又绝不是戏说。文字间的搞笑和幽默十分引人入胜。同样是城濮之战,描述晋军统帅先轸吐槽楚军右路陈蔡联军是该上山头当拉拉队,称晋军披着虎皮的马忽悠不了人却可以忽悠马。 春秋,为什么叫春秋? 这是因为当初孔子根据鲁国的史书编修了这段时间的历史…… 阅读全文